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六千公交司机每月要干“32天” 身体透支常处超负荷工作状态
2013-05-16 10:28:22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张鸣霄 张磊 刘希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16日讯 这些天,“公交车司机罗新刚之死”在广大市民,尤其是公交司机中成为焦点话题。“罗新刚之死”是司乘矛盾激化的一个样本,同时还引发了人们对我市6000名公交司机工作环境、家庭生活、心理健康等生存状况的新一轮反思。

  公交司机缺少3000余人

  在公交司机圈内,他们把自己称为“一群转圈的小苦逼”。据统计,目前,我市有公交车辆5000余台、驾驶员6000余名,按照车辆和驾驶员1:2的配置比例,我市目前缺少司机3000余人。

  由于缺少司机,许多公交线路的司机都在超负荷工作。23路司机刘树文说,高峰时吃不了几口饭就得上车了,一天开4圈。车队司机少,跑完一圈没有时间休息、也没人来轮班,只能接着再开下一圈。

  一天工作13至16个小时

  记者在116路车队拿到了该车队去年12月的工资单,驾驶员收入从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其中,大部分人的工资在两三千元。

  116路车队长吕佳军讲,驾驶员干两天休一天,一个月工作20天,可挣圈钱2800元,加上满勤奖400元,一个月可拿到工资3200元。不过,驾驶员工作时间最少13个小时,最长可达16小时。往少算,20天就是260小时,相当于每天工作8小时,连干32天。

  116路车队线路单程约23公里,每圈费用45元,驾驶员一天可开3至4圈。全市公交线路基本按照这个模式计费,虽然根据线路长度、单圈运营时间不同,每圈费用不同,但日工资额大体相当,平均在150元左右。

  民营公交司机仅两成有“三险一金”

  目前我市公交行业可谓“二分天下”,全市157条线路,国营和民营基本半开。

  市公共电车总公司和市公共汽车总公司是国营公交企业,可以为企业职工缴纳“五险一金”,并可通过星级评定,享受行管部门提供的其他福利待遇。但民营公交目前缴纳“三险一金”的司机只占20%。

  据我市唯一的民营公交公司黑龙江飞翼客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有15条线路,共有司乘人员700余人。现在该公司所有车队均负债经营。上涨的成本和低票价不成比例。与国有公交相比,民营公交没有国家补贴,所以多数车队无法给司乘人员交“三险一金”。

  身心疲惫容易触发司乘冲突

  生理上的透支,加之心理上的疲惫,造成公交司机们每天都在负重工作。超负荷工作,使公交车司机成为心脑血管等疾病的高发群体。市心理健康专家曲伟杰分析,公交司机如果处于心理疲惫状态,对方说些过激的话,冲突很容易一触即发。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