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17日讯 年初以来,我市以加快转变商务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入实施对俄经贸合作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壮大经贸主体,坚持贸易与投资互动,依靠对俄合作大项目牵动整体对俄经贸,加快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加大拓展渠道,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全市对俄合作转型升级工程稳步推进。一季度,全市对俄贸易完成45340.43万美元,同比增长14.12%,其中出口8419.04万美元,进口36921.39万美元。
为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我市在贸易结构方面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提升外贸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从对俄贸易整体运行看,今年一季度进口好于出口,其中,电力进口8.32亿千瓦时4212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5%和133%;大豆进口24735吨811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71%和51%;农副产品进口834万美元,同比增长49%;原油进口30000万美元,同比增长100%。此外,阿穆尔—黑河油品储运与炼化综合体、境外机电平台、星河公司在阿州别列佐夫卡年产50万吨水泥粉磨站、阿州建筑装饰材料综合市场等对俄重点建设项目扎实推进。
今年,市政府将对俄合作转型升级工程列入重点工作之一,予以推进。市商务部门坚持“创造发展环境,提升服务质量,促进企业发展”这一原则,尽心尽力帮助企业解难,调动企业经营的积极性,促使全市对俄贸易稳步发展。3月31日,我市召开了对俄合作转型升级工程推进会议,下发了《黑河中俄边民互市贸易区管理办法》和《黑河市加快推进对俄经贸合作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两个文件突出把握我市对俄经贸合作现实基础及发展方向,破解制约的障碍问题,强化转型升级的工作措施。市商务部门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各级政府按照各自承担的任务,超前谋划,狠抓落实,努力推动全市对俄合作工作转型升级。
为促进外贸经济健康发展,全市确定50家重点外经贸企业,商务、海关、外汇局等部门创新方式,强化服务力度。坚持工作联系机制,全程跟踪服务外经贸企业,及时解决企业经营中遇到的难题。同时,商务部门积极主动与外经贸企业进行信息交流,及时将国内外经贸政策通报企业,避免企业经营出现损失。商务、口岸、海关、检验检疫、边检等涉外部门分别从自身职能出发,营造优良的服务环境,确保进出口货物通关顺畅。
今年,我市继续稳定原有经贸主体,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壮大外经贸主体。在全市对俄合作转型升级工程推进会议上,市政府表彰了对俄经贸合作工作先进企业,并对2012年度黑河口岸进口货物万吨以上企业予以奖励,进一步调动了企业积极性。同时,黑河市加大赴省外宣传全市优势,大力开展经贸主体引进工作。一季度,全市共备案对外贸易经营企业19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