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5月17日讯 今日,哈市城管局召开全市市场摊区综合治理工作道里区现场会,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道里区斜角街、经纬十道街、工懋街三个早市,率先做到了“边经营边保洁,撤市后场地净”的市场摊区管理模式,改变了以往市场摊区环境卫生差、交通压力大的困境。哈市将以道里区这三个市场摊区为管理范本,在全市推广。
斜角街早市 摊位下铺五彩布防油渍
当日6时30分许,记者来到斜角街早市,这个市场摊区大约长200米,所有摊位摆放都非常规范整齐。值得注意的是,每个业主都在自己的摊位下铺上五彩布,尤其是油饼摊、羊汤摊、油条摊、肉摊等产生油渍较多的摊位,甚至铺了两层,有效防止油渍污染地面。
在早市上,大约每隔10米,就设有一个垃圾箱,方便市民和业户扔掉随时产生的垃圾。放眼望去,早市的街路上市民来来往往、业户生意忙碌,地上却没有一点垃圾。而肉类、鱼类、蔬菜果类、日杂类等分类设置的摊位,极大地方便了市民购物。
工懋街早市设自洁箱
尚志街道办主任李美峰介绍,为了让该市场摊区的186名业户准时撤市,他们会提前15分钟响起撤市音乐,让业户们做好撤市准备,保证撤市后场地的洁净有序。
经纬十道街早市 摊位退后一米不影响交通
随后,记者来到经纬十道街早市,这个早市最大的特点就是所有的摊位全部在路边石后一米的位置经营,买菜的市民在挑选时,都走在人行道上,既不影响车辆正常通行,又保证了市民的安全。
业主姚善鸣经营的是中老年人服装,在他的摊位上挂着一面文明业户的锦旗,“只有文明守信、严格按市场摊区管理规定执行的业户才会获得这个荣誉,有了它,我的生意比以前更好了。”姚善鸣说。
在这个早市的每一个交通路口,都有一名市场监督员,他们戴着红色袖标,手里拿着小红旗。市场监督员付丽君告诉记者,这个市场摊区一共有8名市场监督员,除了监督管理市场、保证市民安全,还兼顾为市民答疑指路的工作,“有的老人想买东西,却找不到哪里有卖,我们就领着过去。”
工懋街早市 摊位自备垃圾桶随时保洁
工懋街早市紧挨着经纬十道街早市,这里居民楼较多,很多上班族选择来此吃早餐。记者注意到,馄饨、安徽板面、油条豆浆豆腐脑、油饼等,每一个早餐摊都会准备一个套着方便袋的垃圾桶。正在吃馄饨的刘姓市民说:“早市干净卫生,我们吃着也放心,最重要的是,早市撤得快,不影响环境和交通,挺好的。”
不仅是早餐摊干净,几乎每个摊主都自备了扫帚、撮子等清扫工具。一名姓曲的蔬菜摊主说:“这个市场要求业户必须带扫帚、撮子、垃圾袋、五彩布,卖菜时扒下来的菜叶,我就随手扔到身后的手推车里,走的时候装袋带走。”
据道里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现有35个市场摊区,其中早市21个、夜市11个、日市3个。为消除街路市场摊区对场地及周边环境的污染,舒缓对交通造成的压力,该区提出了“边经营边保洁,撤市后场地净”的精细化卫生管理模式,要求入市前即开始打扫,经营中全程保洁,使得撤市后保洁时间缩短了20多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