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23日讯 题:依靠特点和优势打造畜牧强县——巴彦畜牧业发展纪实
记者 魏义松
22日,记者在巴彦和兴隆工业园区看到,兴建中的华强皮草服装成衣加工厂正在紧张施工中,华强皮草开发公司董事长薛华说,预计八九月就能投入生产。这家浙江企业如何落户没有地缘优势的巴彦,这个要从巴彦的畜牧发展策略说起。
巴彦的獭兔养殖场。东北网记者 魏义松 摄
不当大头当龙头
“风险大的养殖行业我们在干,可利润却被别人拿走了。这个冤大头不能当了,我们要建自己的企业!”巴彦县畜牧兽医局王玉波说。
王玉波介绍说,巴彦在近十几年中已经形成了有自身特点的养殖项目,比如说狐貉养殖,每年各地皮草商都会到巴彦的大板子房来进行皮毛交易。在浙江海宁这样的国内裘皮生产基地,提起巴彦,没几个人知道,可提起大板子房都知道。可对巴彦的狐貉养殖户来说他们承担着养殖风险,却得不到相应的高回报。为了不再简单地靠出售原材料,取得利润。通过招商引资,2011年,华强皮草开发公司在巴彦成立。
兴建中的华强加工厂。东北网记者 魏义松 摄
华强皮草开发公司主要业务范围为狐狸、貉、獭兔等毛皮动物的繁育、养殖、毛皮交易和市场开发。华强皮草养殖基地总投资1.3亿元。具备年出栏优质种狐4万只、优质种貉6万只、优质种獭兔20万只的繁育能力,2011年企业销售收入为1.06亿元,利税821万元,2012年企业销售收入为2.9亿元,利税2800万元。企业已成为东北最具规模的毛皮动物养殖基地。
华强皮草开发公司的到来更带动了周边养殖户的发展,公司养殖基地所在村,一百九十多户村民中有一百七十多户进行狐貉养殖,最高家庭养殖收入五十余万元。狐貉养殖已经成为巴彦畜牧业的一个亮点和特点。
养猪合作社通过视频监控猪舍情况。东北网记者 魏义松 摄
做好品牌保招牌
作为“龙江生猪生产第一县”的巴彦在做好狐貉养殖的同时,没有放松生猪饲养的升级。
据王玉波介绍,巴彦猪具有绿色康的特色。几个地产品牌通过展会等方式推广,无论在省内还是省外都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好多地市都和畜牧局联系想进行猪仔的批量采购,以推动本地生猪市场安全健康发展。
2012年,巴彦生猪饲养量408万头,连续6年获得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全县生猪养殖户达1.8万户,标准化养殖场73个,合作社40个。由于饲养成本低、生长周期短,雨润、金锣、七合等客商纷至而来。
目前,巴彦正加大投入,增强对生猪产业发展的财力支持。严格落实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奖励资金全部用于发展生猪产业。加强生猪产业在畜牧强县战略中的主导地位,建立与现代农业结构相适应的财政支持结构,切实扩大县财力和各项支农资金支持生猪产业的规模和比例,确保农业发展、农业开发、扶贫开发、价格调节、农业科研、科技培训等专项资金用于生猪产业发展的比重总体上达到10%以上。
巴彦县力争到“十二五”末,建成哈尔滨市生猪产业带核心、全国生猪产业研发基地、现代化生猪养殖基地、生猪产品加工基地和储运中心,全国生猪产业第一县。
据了解,通过畜牧养殖发展,畜牧业每年为巴彦农民增收3600余元,占农民收入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