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男子向佳木斯机场报假警:飞机上有人带炸弹 自称只因好玩
2013-05-29 10:25:48 来源:生活报  作者:石卉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5月29日讯 26日,佳木斯市民航机场接到一匿名男子报警,称有乘客携爆炸物登机,经查,这是起虚假恐怖信息威胁民航飞行安全案件。省市两级公安机关全力侦破,于当日将犯罪嫌疑人邵鹏(化名)成功抓获。

  26日8时30分,佳木斯市民航机场值班室接到一名男子打来的报警电话,称在即将起飞的南方航空公司的航班上,有一名乘客叫刘思义,该人为网上逃犯,并携带炸弹登机。接到报警后,佳木斯市公安局立即启动突发重大刑事案件应急预案,组织大量警力,并抽调搜爆犬进行查验。但经过调查,发现当天航班中没有叫刘思义的乘客,飞机及各类场所也无爆炸物,为此BK2806次航班起飞延迟1小时19分钟。警方确定这是一起编造虚假恐怖信息威胁民航案件,后确定邵鹏具有重大作案嫌疑。

  在省公安厅刑侦总队的积极指挥协调下,佳木斯市、省垦区公安局刑侦部门密切配合,于当日15时30分在建三江抓获犯罪嫌疑人邵鹏。邵鹏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据交代,近期他频繁看到飞机因接到有爆炸物品的报警后,延迟飞行、迫降的新闻,觉得很好玩,便打了电话。据公安机关介绍,邵鹏疑有精神疾病。目前,公安机关已对其采取强制措施,并等待鉴定结果。

  专家建议

  疏导不良情绪 加大犯罪成本

  据有关专家分析,目前不法人员拨打威胁电话大多出于三种原因,首先是恶作剧;其次是泄私愤,例如没有赶上飞机,或者航班延误等;再次是企图阻止航班上某位旅客离开。也有法律专家表示,目前对于电话威胁航班的案件,判罚时多从轻量刑,刑法上处罚力度不足,而经济方面也经常只判罚500元至2000元。

  专家表示,航空安全事关乘客生命,而一通电话就导致“天地大乱”,旅客惶惶不安,犯罪成本较低。因此,一方面要加大惩罚力度,以儆效尤,维护正常运行秩序;另一方面要疏导社会不良情绪。省公安厅刑侦总队敬告广大市民,强化法律意识,明确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是一种严重犯罪,坚决杜绝违反此项法规。

  延伸阅读

  “诈弹”伤不起

  一次至少损失8万

  据民航人士统计,航班起飞不久后返航,必须放掉大量燃油;机组还要做防爆预案,安抚旅客,空警要排查爆炸物;消防队、急救中心、警察要紧急出动;大量旅客延误……仅就航空公司放掉的燃油,一次“诈弹”事件,直接损失少的8万多,多的达50万元甚至更高。国家民航局日前表示,相关航空公司可向犯罪嫌疑人提出民事赔偿要求。

  造成严重后果

  最高可判15年

  近期,我国多发虚假恐怖信息威胁民航飞行安全案件,且大多是出于有趣、无聊或泄私愤等原因。据公安机关介绍,犯罪嫌疑人已触犯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应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后果严重些的处以5年以上有期徒刑。如被司法部门认定“造成严重后果”的,最高可判刑15年。

  新闻链接

  近期发生多起“诈弹”事件

  5月15日至18日,虚假恐怖信息威胁飞行安全案件就发生6起,造成数十架次航班备降、返航或延迟起飞,极大地影响了飞行秩序,严重威胁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以下介绍三起今年发生的案件。

  哈机场乘客戏言“带炸弹” 换来5日行拘

  5月17日在哈尔滨机场,乘坐MU5614航班的张某,在过安检时声称身上有炸弹。检查员立即上报,对其实施严检。后证实为虚假信息。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张某5日。

  山航广州飞济南航班受威胁 备降合肥

  2月8日,山航广州飞济南的SC1170航班途中接到匿名电话,声称飞机上有旅客携带危险物品,航班就近备降合肥机场。经合肥地面详细检查,证实为虚假信息。

  深航合肥飞深圳航班遭威胁 备降南昌

  2月21日凌晨,深航合肥飞深圳ZH9786航班起飞后,合肥机场收到匿名电话威胁,称飞机上有爆炸物。飞机就近备降南昌机场,经排查后并无异常。证实为虚假信息。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