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30日讯 去年秋天,作为利民工程的十大公园改造建设之后,牡丹江市区的休闲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今年我市各大公园广场又开始了绿化、美化、彩化工程的建设。随着公园环境越来越好,游人越来越多,公园管护也就成为摆在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公园里的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
随着天气转暖,公园的美丽景致和整洁的环境,大大点燃了人们户外运动和游园的热情。但游园的不文明行为却时有发生,雕塑被骑踏、乱写乱画,随意丢弃的垃圾,野炊豪饮后的“狼藉”,破损的园灯、缺腿的休闲桌椅……
据公园管理科负责人介绍,这些不文明游园现象有为泄私愤对公园设施的人为破坏、夏天烧烤入园屡禁不止、宠物入园相对普遍,另外就是传统节日到来的时候,燃放孔明灯等现象。
去年以来,为减少此类不文明行为,各大公园纷纷成立了义务护园队,市直部分单位还与十大公园对接共建,开展洁净活动,发挥“行为感染力”的作用。
健身义工成为公园管护重要力量
针对公园管护难度加大的实际情况,近日,市园林管理处向处直各单位下发了《关于公园、广场立刻转入常态化管理的通知》,强调除要加强环境卫生治理、安全防火、园林绿化养护外,重点还要加强公园广场秩序管理。根据公园常规化管护工作分为看护、看管、巡视、巡查,园林部门今年实施了“以所带园、以园管园”的策略,将部分新建、改建的公园管护职能赋予绿化管理所。
整合可用的社会管护力量,弥补公园管护力量不足。公园群团健身俱乐部应势而生。目前,每个公园几乎都有十几个健身团体,仅人民公园健身义工队伍的成员就达4000余名,这些公园健身义工除了具体负责健身场地的管护、卫生保持外,还将对不文明的游园行为进行劝导和监督。
全面织就“立体管护网”
对于开放式公园的管理,公园管理职能部门在出台全面、系统的公园管理方案基础上,建立健全监管平台。公园除了建立了管理办公室外,还有“以所带园、以园管园”,另外,公园依据实际情况还进一步配置监控系统,并联接公安、城管网络终端,运用科技手段管护公园公共设施,实施公园全方位管护监控。比如,人民公园就设置了42个无线监控设备摄像头。此外,增加公园内的管理用房,实施“定岗、定位、定责”的岗位管理机制。这些管理办法让管护力量的面更广,进一步杜绝了监管盲点。
公园管护除了相关监管部门“依法施管、依法治园”,更重要的是需要全体市民共同爱护。为此,今年5月份开始,园林部门在公园开展了“公园文化大舞台”系列文化活动,主要就是通过一个群众大舞台来让更多的市民参与其中,培养人们对公园文化的认知,推广健康文明的游园文化,形成爱园、护园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