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牡丹江
搜 索
东宁走出去 谋一盘对俄合作多赢棋
2013-05-30 14:21:35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王良武 曲静 孙昊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5月30日讯 春夏之交,进入东宁,满眼绿色,大田里、棚室中农民们忙碌不停,一番欣欣向荣之景。东宁农民可不一般,他们不但播种着东宁的土地,还走出国境,耕种在异国的土地上。而这境外农业开发与境内特色农业的双轮驱动,让东宁农民收入连续4年稳居全省第一。

  伴随价值上百万元的大马力农机从东宁运往俄罗斯,日前,东宁华信集团境外农业经济合作区已全面春播。而东宁对俄农业合作的区域已由俄罗斯远东地区扩展到叶卡捷琳堡、莫斯科、黑海沿岸……

  而在这喜人景象背后,是东宁县抢抓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机遇,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下出先手棋,走出了一条具有东宁特色的对俄经贸合作的互利双赢路。一季度,东宁县对俄贸易额实现5.63亿美元,同比增长54.8%,占全省对俄出口贸易额的44.6%,成为全国沿边对俄出口第一大口岸。

  建平台境外园区领跑全国

  随着我国对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大量“中国制造”涌入俄罗斯市场,贸易顺差不断增加,这不仅引起了俄罗斯的强烈关注,也引发了许多贸易摩擦和争端。

  以企业为主体,以商业运作为基础,在投资企业已形成产业优势基础上,东宁合理规划境外园区产业发展方向。东宁吉信集团创造并放大“吉信模式”,采取全国首个“跨境连锁加工”模式,即国内生产半产品——出口俄罗斯——中俄合作区组装成品——由俄方有关部门核发出厂合格证和商标——在俄就地销售及销往第三国,与浙江企业共同创建的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成为2006年经商务部批准的首批8家境外经贸合作区之一。2010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访俄期间专程视察了该园区,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明确要求:“希望合作区切实办成中俄特别是远东地区合作典范。”

  东宁县先后建设了以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为代表的6个境外园区,通过与境内经济开发区的连锁互动,打造了一条双向贸易和双向加工的跨境产业链条。在这条跨境产业链条上,中国轻工产品以“俄罗斯制造”的名义直达欧洲,规避贸易壁垒,俄罗斯的木材、矿产、粮食等资源可以“变身”后回运国内,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原材料,也为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服务,受到双方政府的欢迎与扶助。东宁华信集团创建的中俄(滨海边疆区)现代化农业开发园区,成为俄远东地区最大农场,回运粮食1.3万吨。华洋绿色农业园区利用现有的8000多公顷天然牧场和5000多公顷饲料基地,以奶牛养殖及优质乳制品生产加工为主打,正在建设俄远东地区最大的牛肉及奶制品加工基地,并探索将产业链条延伸到国内。

  建通道“白色清关”黄金通道

  把对俄经贸合作由小打小闹、小商小贩的传统贸易方式向建立高层次的商贸集散中心、适应WTO规则,与世界贸易接轨方向发展,实现实质性的提档升级和跨越式发展。

  东宁宏达公司经营的格林伍德黑龙江省名优商品营销中心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自首批商品2012年4月10日在东宁口岸举行启运后,东宁宏达公司对俄出口额实现8446万美元,标志着一条中国轻工产品从东宁至莫斯科市场的“白色清关”通道正式贯通,境内、边境线、境外“三点一线”的国际物流格局初具规模,带动了全省名优商品出口,打造了一条出口俄罗斯的“黄金通道”。

  目前,省内企业已入驻25家,其中包括哈制药、哈轴承、哈东建等名优厂家。东宁县还正在与俄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密切沟通,积极推进口岸升级、小车自驾游、界河桥改建等制约通道建设的难题。通道瓶颈一旦突破,以格林伍德黑龙江省名优商品营销中心和东宁口岸为端点的对俄经贸合作新通道,将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加安全、方便、高效的物流保障。

  转方式宝玉石里找“钱”途

  5月2日,3.814吨俄罗斯玉石毛料经俄罗斯波尔塔夫卡口岸由黑龙江省东宁口岸通关入境。5月27日,东宁东宇贸易有限公司又从哈萨克斯坦进口了21块总重30公斤的俄罗斯冰种翡翠原料,市值100万人民币。今年以来,东宁县的宝玉石毛料经销企业共经销玉石毛料50吨。

  “东宁不产玉石,想不到却利用口岸优势把珠宝玉石产业做的风生水起。”这是外地人到东宁的感受。

  而这缘于东宁县调整对俄贸易结构,挖掘俄罗斯宝玉石市场潜力,实现对俄合作转型升级。他们创办了由省政府批准的黑龙江宝玉石产业基地,以进口俄罗斯宝玉石毛料为主,以蒙、朝、韩宝玉石毛料为辅,是集通关、保税、物流、融资、研发、鉴定、加工、展销、结算和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东北亚宝玉石毛料集散中心和成品批发市场。目前,新疆、江苏、上海、河南等地宝玉石企业纷纷到“基地”投资建厂,东宁县积极组织有实力的大公司联合深入俄罗斯宝玉石产地购买矿权,在宝玉石原料生产地购买宝玉石毛料,积极改善通关环境,降低通关费用,建立了稳固的毛料供应链条。

  宝玉石“产业基地”已成为黑龙江省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发展的亮点,被称为中国北方的“玉门关”。目前,全省唯一的珠宝玉石检测鉴定中心和保税仓库投入运营,全省唯一的宝玉石加工学校开学招生,黑龙江省首家玉石文化博物馆已对外开放。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和高级雕刻技师已落户东宁,加工的产品供不应求。“产业基地”出台了10余项优惠政策,提供“保姆式”服务,帮助办理所有手续,确保企业没有后顾之忧。

  东宁县计划在“十二五”期末,招引4000家经销企业和加工企业入驻,年实现毛料和成品销售总额100亿元、利税20亿元。

  “对俄贸易必须不断创新,调整贸易结构,开拓新的领域和市场,才能长盛不衰。”东宁县委书记孙永先激情满怀。

  “北方玉门关”,其背后更深远的意义则是,东宁县落实我省“进口抓落地、出口抓加工”的战略要求,正在探索一条实现中俄经贸合作创新发展,转型升级之路:将俄方矿产资源优势与我国消费市场优势、加工技术优势相结合,推动中俄地方经济互补发展,实现合作共赢。在东北亚地区最大的宝玉石毛料集散中心和成品批发市场初具规模的同时,该县正在积极谋划粮食、危化工品、废旧汽车、原油等俄罗斯商品进口加工基地。

责任编辑:吕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