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伊春
搜 索
铁力工业园区 产业项目集聚催生“磁场效应”
2013-06-04 09:07:16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张明全 金景鹏 肖民弼 马少忠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6月4日讯 数字无声,却常蕴含深意。作为省级重点产业园区之一的铁力工业园区,从立项审批到现在,仅仅22个月时间,已有22个项目开复工,其中列入省市重点项目8个,总投资额53.95亿元。

  目前,钢管加工、水稻插秧机组装、实木家具3个项目已经开始试产,新型合金钢耐磨材料、新型外墙保温装饰板、高速快速列车制动盘、三角翼航化动力飞机、石头造纸及纸制品、造纸机械制造等19个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环境——让投资者情有独钟

  铁力地处小兴安岭南麓,是伊春市的南部门户,具备小兴安岭生态环、哈尔滨经济环的“双环”叠加效应。这个市按照“林业经济林中发展、林区工业林外发展”的战略思想,把可支配财力优先向园区建设倾斜,力争把工业园区打造成“伊春林区经济转型的重要载体”。通过缓建办公大楼、压缩其他支出、积极对上争取、市场化运作等措施,多方筹措资金3亿余元,相继建设了园区路水电管网等基础设施,园区内2平方公里实现了“五通一平”。今年还将投资2.58亿元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哈伊高速铁力出口通往园区的5.7公里道路即将施工。这些工程完工后,铁力工业园区将成为省内功能最完善的园区之一。

  为了更好地为企业服务,铁力市将办事程序在原有基础上压缩50%,由专人从立项、建设到投产运营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并积极帮助入驻企业解决人才引进、员工培训、子女入学等问题。园区内第一家试生产的企业铁力市鸿运达家俬有限公司负责人国明哲说:“整个建设过程一路绿灯,园区管委会上门服务,有求必应,一期工程从动工到投入使用只用了5个月时间,预计10月我们就能出终端产品了。”

  招商——让项目纷至沓来

  见到铁力市市长张奎,他正在组织商量招商的事。第二天,他就要带队赴江苏、广西,和两家大企业签约。谈起招商窍门,他形象地打着比喻:“抓耗子,得用猫。耗子就是项目,猫就是企业家。”

  2012年年初,铁力市聘请10名企业家作为政府招商顾问,帮助介绍项目来园区发展。这些企业家正月初三就到外地联系项目,没过正月十五,有两位企业家打来电话,两个项目谈妥了,就等签约了。

  目前,全市共精选聘请了13位企业家,通过他们的市场经验和人脉关系,有效提高招商对接的成功率。投资10亿元的高速快速列车制动盘、投资5亿元的新型外墙保温装饰材料、投资7亿多元的石头纸及其制品加工等一批项目相继通过招商顾问的牵线搭桥在园区安家扎根。去年,铁力市共实施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产业项目20个,其中有12家企业落户园区,年内完成投资11亿多元,这些重点产业项目80%是通过以商招商引进的。

  与此同时,该市高度重视开展“招商准备之冬”活动。今年正月初六,他们就派出招商组分赴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开展招商推介活动,还派出人员赴韩国招商。通过招商之冬,新引进了三角翼航化动力飞机、造纸机械制造等10个项目,现已全部开工,计划总投资20.45亿元。近期,又落实了4个可以开工的亿元以上项目。

  链条——让产业集聚提速

  张奎告诉记者:“园区重点向产业链招商倾斜,全力打造以‘三高、两低、一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投资强度,低能耗、低污染,少占地)为特征的发展平台。”据了解,为促进园区企业共同打造新品牌,对同质同类企业形成吸引、带动、聚集、放大作用,今年,铁力市按照“引进高端、培育关联、延伸下游”的模式,结合项目来源、特性、类别和产业链上下游生成关系,有针对性地推进以产业链或产业集群为重点的产业招商,并在园区内重点打造3个小产业园。

  韩国高科技产业园主要根据我国现代农业生产的技术需求,承接韩国高新技术转化应用项目,目前已落实三角翼动力飞机、管口喷雾器、氨基酸生物肥以及玉米摆栽机等4个项目。华泰新材料产业园,主要是由超微细重钙粉体产业链延伸而形成的产业园,已落实超微细重钙粉体、石头纸及其制品和造纸机械等4个项目。钼金属制品产业园主要是为中铁资源集团伊春鹿鸣矿业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钼的精深加工打造平台,争取让符合环保要求的钼粉、钼锭、钼拉丝棒、钼异形件、钼电极、钼板坯等钼金属制品项目到园区发展。

  谈及铁力工业园区未来的发展,铁力市委书记张泱信心满满地表示:“力争3~5年,把铁力工业园区建成省级样板开发园区,5~8年跨进国家级开发区行列。”

责任编辑:杨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