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沿江踏青垃圾减少80吨 城市文明要提升市民仍需练内功
2013-06-13 08:40:57 来源:生活报  作者:王萌 王焱麒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6月13日讯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踏青时节,11日晚的哈市中央大街以及沿江一带,迎来了数十万市民及游客,销售各式各样节日礼品的商贩也早早集结于此,期待借着节日庞大的人流“捞金”。年年人潮汹涌,年年垃圾遍布,年年呼唤文明,已成为多年来端午踏青的不雅符号。今年令人欣慰的是,沿江区域共清理垃圾200吨,比去年端午节垃圾量减少了80吨。不过,当你看到沿江区域挥汗如雨的环卫工、维持秩序制止不文明行为喊得嗓子都哑了的城管人员,以及同时干了一夜,累得疲惫不堪坐着都能睡着的武警战士们,你就会深刻体会到,文明进步,我们市民还须增强自觉性,苦练内功,继续努力!

12日5时许,防洪纪念塔广场已恢复干净整洁。丁毅 摄

  商贩聚集区成“重灾区”

  商品包装袋、艾蒿是主要垃圾

  11日16时许,沿江一带各个公园充满浓厚的节日氛围,市民游客从四面八方赶来,享受快乐端午。“你们赶紧过来啊,江边老热闹了。”一个头戴红色波点蝴蝶结的年轻女孩打电话催促朋友,络绎不绝的脚步让江边人潮涌动、热闹非凡。数十万市民游客商贩聚集,也产生了大量垃圾。记者看到,有商贩的地方多是垃圾“重灾区”。一些商贩忙着招揽生意,根本顾不上保持周边的环境卫生,地上各种商品包装袋随处可见。

  “早上来的时候,地上一片都是白色垃圾。我们先清扫,再水洗,6点多基本见亮了。”12日早,负责斯大林公园卫生的刘姓环卫工说。“人多,卖东西的多,垃圾就多。”刘某指着一个已被撑爆“肚子”的垃圾箱说,这个垃圾箱一会儿就装满了,她们只得不停地清理。

  在紧邻防洪纪念塔的防洪通道上,几名环卫工刚刚清扫完毕。环卫工陈凤英说,她们是道里区保洁大队二中队的,端午节临时被抽调到这儿,增援江边的保洁力量。“这条路窄,清扫车辆都上不来,只能人工干。”陈凤英和队友12日3时就已经上岗了,“早上刚来的时候,地上全是垃圾,商品包装袋和艾蒿最多。”为了节省时间,尽快清干净街路,陈凤英和队友们的早餐只能站在雨中简单地对付一口。

  市民文明“前进一步”

  垃圾袋自备志愿者团队壮大

  走访中记者发现,市民文明素质有了很大提升。一些带着帐篷来露营的市民,自己准备了多个垃圾袋。家住香坊区的刘先生和七个朋友11日16时许就来到江边了。记者看到,刘先生和朋友准备的各类野餐工具与食品一应俱全,最特别的是一叠黑色大塑料袋。“每年来江边踏青都看到遍地垃圾,现在整个城市都倡导文明,我们几个朋友准备露营用品写购物清单时,第一项内容就是这几个大垃圾袋,我们一定做到离开时一片垃圾都不留下。”

  12日早,斯大林公园保洁员小王告诉记者,今年感觉大家都有保护环境的意识了,很多人能自觉地将垃圾扔到附近的垃圾箱里。就在此时,一名女士从远处送过来一张废包装纸,扔到小王手拿的垃圾袋里。这样的情况,记者发现了不止一次。一个戴眼镜的男士在江边还特意把别人扔的塑料袋捡起来扔进垃圾箱,保洁员表示感谢,他只是摆摆手走开了。“要是没有市民主动保持环境卫生,我们肯定忙不过来。”保洁员张师傅也这样告诉记者。

  记者走访看到,一些有车的市民看到垃圾箱爆满,还将垃圾袋放回车内,准备带回家再丢弃。更有许多帮忙清理垃圾的志愿者,他们走走停停,不断捡拾地面的垃圾,十分认真。

  宣传管控有力

  不停提示、不停捡拾收效显著

  记者了解到,除哈市大力宣传倡导城市文明、市民文明素质大大提升外,踏青期间各部门的管控清理有力也功不可没。据了解,端午节前夜,哈市城管部门全员出动,分布在市民踏青、野餐的重点区域,管控秩序卫生。“请把箱子都搬出来,不要破坏绿地。”在斯大林公园,城管人员发现卖爆米花的商贩占用绿地,立即进行清理。记者注意到,好多市民选在公园甬道靠近绿地一侧搭起帐篷。“有垃圾往身后的垃圾箱里扔啊!”城管人员来回巡视,不停地提示在此搭帐篷的市民。

  据哈市环卫办副主任孙明磊介绍,今年端午节沿江区域垃圾量为200吨,比去年减少80吨。哈市日产垃圾3300吨左右,端午节垃圾总量约达3500吨,与平日相比,虽然增幅不算太大,但沿江区域垃圾量骤升,随之而来的是环卫作业量也成倍增长。因此,哈市环卫部门在端午节前进行了周密部署。在江边执勤的道里区城管局机扫队业务副队长刘展郡也表示,由于城管部门提前一个月就开始筹划端午节环境保障相关工作,制定《哈尔滨市端午节期间城市环境保障工作预案》,确定重点保障区域和周密计划,再加上多年节日经验的积累,使得端午节重点区域的清扫保洁任务得到很好的完成。“昨晚以人工保洁为主,一千多名保洁人员连干一夜。”刘展郡介绍。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