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15日讯(记者 印蕾 张锐)由原来省州间沟通对接平台提升到研讨中俄两国全方位经贸合作,由表达合作意愿向更重视务实合作,探讨重点合作领域、合作项目、合作模式转变,15日,第24届哈洽会俄罗斯商务日暨中俄经贸合作论坛如约而至,吸引着各界关注的目光。

合作机遇Hold住
当前,在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和睦邻友好关系深入发展的背景下,特别是随着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和我国沿边开放战略的实施,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经贸合作正处于难得的历史机遇期,成为与会者的共识。
俄罗斯地区发展部副部长伊万诺娃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有很多有发展前景的项目,这些项目必将为俄中合作带来更多的机遇,希望双方充分利用哈洽会这一平台加强沟通交流,开发好的合作项目并利用好这些项目。
“在全球经济疲软的现状下,2012年中俄贸易额却刷新历史新纪录,中国连续三年成为俄罗斯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不仅如此,中俄两国领导人决定将全面深化务实合作,创造必要条件将双边贸易额在2020年提升至2000亿美元。这一切都表明,新一轮中俄经贸合作峰值期即将到来。”华南城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许扬认为。记者获悉,抢抓中俄合作的良好机遇,华南城已经有所行动,哈尔滨华南城中俄贸易大厦、彼得堡大酒店开工奠基,未来哈尔滨华南城项目将成为中国东北首席对俄经贸合作中心和中国东北陆港仓储物流全智能服务中心,商品流通将辐射整个东北地区以及东北亚各国,跟进商家可达8-10万户,市场年交易额超1000亿元,每年因市场交易创税收约15-30亿元。
老生常谈的新意
中俄合作是每届论坛的永恒话题,唯有创新与发展才能使这个老生常谈的主题永葆生机。
“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的重新组合将形成新的竞争力,考虑在可能范围内有‘大进大出’的贸易和相关投资活动,来促进整个区域生成在规模效益支持下的新的竞争力。在过去边境贸易不断蓬勃发展的基础上找到竞争力的定位,这个竞争力既需要有资本、资源、技术和人才的重新组合,又需要在组合的时候形成足够的规模,具备了这两个条件,区域之间的竞争力、彼此双方的竞争力才能真正提高。”黑龙江省省长陆昊的发言在与会者中引起了强烈共鸣。
“黑龙江正举全省之力全面推进对俄经贸合作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重点推进跨境通道、跨境园区、跨境产业、跨境企业、跨境市场建设,努力实现10个方面的转型升级和6个方面的创新发展。”省商务厅厅长孟祥君在发言中说,“未来,一条跨境合作产业带将引领黑龙江对俄经贸合作走上创新的轨道。利用双方沿边开放区域资源富集,环境承载能力强,产业基础好的优势,建设矿产开发、森林采伐、农业畜牧业种养殖等第一产业集群,金属冶炼、木材加工、化工能源、食品加工等第二产业集群,以及交通运输、商贸金融、旅游餐饮、信息通讯等第三产业集群,生成一批大型跨境产业合作项目,形成产业链完整、上下游衔接、境内外互动的跨境产业布局。”
2012年,俄罗斯、白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三国正式成立超国家的管理机构欧亚经济委员会。出席本届论坛的欧亚经济委员会贸易政策司副司长亚切伊斯托娃·娜塔莉亚在发言中表示,俄罗斯已经加入了世贸组织,哈萨克斯坦有望于今年年底前完成入世谈判进程,白俄罗斯也在为成为世贸组织成员而努力,希望各方抓住新的机遇,创新合作方式,推进务实合作。
于2004年开始设立的俄罗斯商务日,时至今日已成为哈洽会的品牌。本届论坛以中俄合作机遇、创新与发展为主题,通过这一平台和契机,表达扩大对俄全方位合作的愿望和建议,研讨远东发展和开发战略的基本方向、投资者参与远东开发的可能方式及在地区范畴和行业领域内吸引投资者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推动远东地区发展及重大项目合作。中外嘉宾还围绕俄罗斯远东发展规划、投资优惠政策、优先项目推介和基金支持地区发展等内容进行了交流,在涉及基础设施建设、林木深加工、农工综合体、运输综合体和港口建设等一批重大合作项目上达成了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