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17日讯 哈洽会的召开,吸引了各地客商到会参展、洽谈生意。我市不少企业、市民,虽无缘进馆展示,但在场外却借起了“东风”。
摩托艇街边停靠赚人气
在长江路一处辅道停车位上,停放了四辆水上摩托艇,鲜艳的颜色、实用的设计和时尚的造型,引得许多市民上前围观。“多少钱一辆?”成为众多市民关心的问题。水上摩托价位从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有的适合全家人外出钓鱼,有的适合水上竞技,许多中青年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一旁的工作人员介绍,公司在会场内布置了展位,由于运送过来的摩托艇太多,只好临时停放在路边。没想到,这里也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过往市民都驻足观看询问。负责看管摩托艇的工作人员不时要为市民介绍产品、分发名片,说得口干舌燥,不停地喝水。
发明人举牌“招商”
哈洽会期间,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参加展会洽谈生意、寻找商机,哈尔滨普通市民也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商机。
市民仝先生骑自行车来到会展中心外,在自行车上举起了自己的招商广告。他发明了一项专利,想利用哈洽会这个展台寻找合作伙伴或转让专利。他说,自己因病退休,闲暇时间开始研究“飞行器”并获得了专利。这项专利是专门用于健身、娱乐的,成本低廉,适用于普通大众。借哈洽会这个大展台,希望能与他人合作开发。尽管对他的“项目”看的多、问的少,但仝先生觉得“没白来”。
记者走访中发现,场外举牌“招商”的,有大学生举牌自荐当翻译勤工俭学的;有推广自己发明的省力自行车的;有推广多年经验总结出的学习方法的……
会场外是最好的“广告平台”
“欢迎来?菖?菖农家院吃饭,俺们屯子的饭菜贼拉香!”五六名身穿大花袄、头扎两根麻花辫的“农村大妞儿”扛着彩旗,站在会场外的人行道上,边拍巴掌边吆喝。市民们对这种活广告很感兴趣,大家纷纷议论:现在的广告创意挺新鲜,“最土的”打到洋气的会展经济来了!
在会场外,分发楼盘广告、服装特卖会、茶叶专卖会、医疗器械、家具门窗等各类商品广告的比比皆是,过往的市民接广告接到手软。有的市民注意环保,特意拿出纸袋,专门收有用的广告传单。一位市民刚从会场走出,等公交车的时候沿途就接了厚厚一沓传单,他由衷地感叹道:“场内兴旺场外热闹,会场内外不分伯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