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17日讯 哈洽会上稀罕物不少,方形西瓜、“植物工厂”、“活”性大米尤其吸引市民眼球,这些新鲜事物激发了梦想,拓展了人们的视野。
植物工厂系统。
“活”性大米
以后你吃的大米,是活的;煮出的粥,满锅的粥皮子。来自通河县五谷信合水稻合作社的大米,身价不菲。2.5斤一袋的“活”米60元,7两的28元。
据合作社负责人邓磊介绍,他们生产的活性米,是经过六年时间,联合科研部门共同利用生物休眠保鲜技术,在加工过程中,使其活性“酶”和最富营养的胚芽、糊粉层被保留下来。虽然外观色泽显得灰暗,但口感纯正,食用黏稠。
方形西瓜
一个个“方盒子”形状的西瓜,外表附上精雕细刻的吉祥福语,远观像翡翠。在台湾馆,来自台湾南部的方形西瓜哈洽会一亮相,就引来市民对其无限遐想。台商林先生笑嘻嘻解答,方形西瓜出自他们的“梦想果园”。这个果园,就是要把人们不可想象的水果,通过创意或人工技术,变成可能。方形西瓜就是他们梦想系列产品中的一款。
林先生说,这种西瓜,生长周期很长,全年产量只有1000个。
“植物工厂”
B展厅,台湾台达公司与我省爱普公司联手打造的植物工厂,比方形西瓜更让人称奇。
一簇簇绿油油的生菜、芹菜、油菜,鲜嫩无比。可它们的生长却跟土壤、化肥不沾边。只有光、水、空气等生命量,在沙漠、甚至月球上,它们都可以通过营造人工智能环境,自由生长。植物工厂的生产模式,完全超越了常规意义上的农业生产,是当前植物栽培领域最先进的技术。生产方式与传统的农业完全迥异,没有天气干扰、没有病虫害、更不受四季的制约,只要补充足够的光源、温度、湿度、CO2浓度和营养液,就可实现蔬菜连续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