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20日讯 面对严重春涝灾害、春播时间拖延等众多不利条件,我市上下群策群力,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抗春涝、战低温、保春种,经全市上下不懈努力,实现了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不减少、确保春耕标准质量不降低、确保农作物全部播在丰产期“三个确保”目标。目前,全市播种任务全部完成,抗春涝战低温保春种战役告捷。
据市农业部门介绍,我市播种工作拖延至5月5日开始,到27日基本完成大田播种任务,去除因降雨停播间隙,播种时间仅用13天,相比常年压缩了20天,把作物全部播在了丰产期内,做到了春播起步晚、结束期不晚。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1877.5万亩,比上年增长3.4%,其中,玉米种植面积520.63万亩,比上年增长110.3%;水稻插秧40万亩,比上年增长101.9%;大豆种植面积614.48万亩,比上年减少23.6%,全部完成年初确定的调整任务。
加大春耕生产领导力度。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抗灾保种措施,全面推进抗春涝、战低温、保春种各项工作,主要领导在春耕生产关键时期多次深入各县(市、区)检查指导春耕生产,主管领导坚持在一线指挥调度,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市农委组织6个春耕生产督导组深入各县(市、区)督导检查,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反馈工作进展情况,提出指导意见,为确保春耕生产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强力落实抗灾保种措施。为确保春耕生产工作按时进行,我市积极组织动员广大农民,集中力量推进抗灾保种。大力推进活雪散墒和秸秆出地,充分发挥大型农机合作社的作用,多地段活雪促融,加快冰雪融化速度,组织力量将没有清除的秸秆归垄成趟,清运出地,全市活雪散墒面积达435万亩,完成秸秆出地面积119万亩,为抢播快种奠定了基础。集中力量采取挖沟、挖坑、拉墒沟、水泵强排等措施排水散墒,抢挖排水沟80千米,投入排水设施1068台套,挖积水坑2万多个,为整地、播种创造条件。
抓住农时全力抢播快播。为确保农作物全部播在丰产期内,全市根据地块墒情,选用大、中、小型机械,科学制订整地、播种作业计划,合理调配农机驾驶员,昼夜抢播。对不能立即播种的农田,科学串换地块。对局部土壤含水量过大的地块,采取分段播种,能抢一块抢一块,能播一垄播一垄。对去秋完成整地地块,只要墒情适宜,发挥大机械作用快速抢播。对有深松基础、不能适时整地、垄形好的地块灭茬后进行原垄卡种。自5月17日起,我市仅用10天时间抢播1418.9万亩,占计划播种面积的77.2%,为农作物全部播种在丰产期奠定基础。
严把质量强化技术服务。针对不利条件,指导农民选择低一个积温带的品种,严禁越区种植,大豆、玉米、小麦种子全部用种衣剂进行包衣处理,技术员跟车检查作业质量,坚持整地、播种一次性连续作业,做到精播细播、播深一致、覆土均匀,实现了灾年作业质量不低于常年的目标。全面加大对农民抗灾技术的培训力度,全市举办培训班500期,电视讲座130期,培训农民20.2万人。实施农业技术人员扎根工程,各级农业部门组织技术干部,按作物、分区域成立了技术指导组,包乡、入村、到户、进田,进行面对面指导,确保了各项抗灾措施、实用增产技术高标准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