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20日讯(高鹏 记者 赵海)暑假将至,为了让消费者“开心旅游、满意而归”,哈尔滨市消费者协会20日提醒广大消费者,不要轻信各种旅游广告,要选择信誉好的正规旅行社,避免陷入低价陷阱,外出旅游要“十注意”。
——选择信誉好、正规的旅行社。消费者不要轻易相信上门签约的服务,在选择旅行社时要注意查看旅行社是否有《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签订旅游合同时,仔细查看合同条款。合同上双方的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应约定清楚;对于模糊不清、表述不明的条款要在补充约定中注明其真实意思;吃、住、行的标准要在合同中明确约定,避免日后因约定不明确而发生纠纷。
——防止陷入低价陷阱。旅游费构成通常包括:交通费、住宿费、餐费、景点门票、导服费、旅行社利润等。旅游费低于成本价,旅行社就会以诱导强迫购物、增加自费项目来弥补亏损。旅游者不要贪图小便宜,以防掉入“低价陷阱”。
——抵制旅游行业的潜规则。报名参加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可能会遇到旅行社行业的潜规则,如老年人、儿童等群体加收额外费用。旅游者如遇到旅行社加收额外费用,可直接拒绝,已缴额外费用的,要保留相关证据。遭遇潜规则的旅游者可向省、市旅游质监执法机构或消费者协会提起投诉或举报。
——旅游购物要慎重。旅游购物是旅游活动的内容之一,旅游者因购物上当受骗事件时有发生。一是多比价格。购物前多走多看,货比三家;二是购买高档商品要有备而来。了解拟购商品的价位、款式、成色和计量方法,才能买到物有所值商品;三是核查单据,购物凭证一定要妥善保存;四是检查商品,确保货品完好无损。
——购物慎防“老乡店”陷阱。以老乡套近乎购物是个别购物店诱导旅游者消费的一种方式,其表现形式是购物店老板见到旅游团后,首先假装与旅游团团员是老乡,是因为“老乡”关系才“成本出售”,“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说得游客慷慨解囊,大量购物。
——警惕烧香“陷阱”。游客在宗教场所如要参加拜佛等活动,一定要向工作人员问清是否收费及服务商品的价格明细,以维护自己的知情权。
——注意旅游安全,增强保险意识。参团旅游时,最好为自己选择购买旅游意外险。购买保险时要问清理赔范围,购买后应注意索要发票和保单。因为旅行社责任险不能包揽一切,旅行社并不负责赔偿因游客自身责任发生的事故赔偿。
——倡导文明出游,保护自然环境。在出游时应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杜绝不文明行为。消费者外出旅游尽量选择低碳出行,注意安全消费,提倡适度消费,保护自然环境
——依法理性维权。在旅游过程中发生旅游服务质量问题或旅游纠纷时,旅游者不可采取过激行动,人为扩大事态或纠纷。当发生纠纷时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扩大,注意搜集证据,及时与出发地或接待地旅游公司联系,也可向旅游主管部门、工商部门、消费者协会投诉,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