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6月21日讯 在哈市道里区河松街顾乡公园大坝下的何家沟上,有一个渡船,多年来一直是何家沟两岸居民过河的交通工具。18日傍晚,记者来到这里,了解到河松街跨何家沟大桥工程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即将开工,而这只在河松街附近的何家沟上摆渡的小船也将完成使命,“光荣退休”。

曾是过河唯一交通工具
群力地区改造前,由于附近没有过何家沟的大桥,这个渡船基本上是过河唯一的交通工具,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群力新区横跨连接道里老城区的桥达到3座,行人车辆都可以通行,还有公交车经过。但是,何家沟上的渡船没有因此而消失,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让很多附近居民过河还是依靠这个小渡船,每次收费一元钱。尽管没有管理部门的许可,但是因为方便了市民出行,这个收费的小渡船没有让人感到有什么不合理,相反许多人觉得很需要它。

沈师傅家在距离何家沟大约几公里之外群力新区的一个小区内,原来他居住的沈家屯,在群力地区改造时已经变成了城市的一部分,搬到新家之后,沈师傅还是在群力地区居住,只不过感觉农村一下子变成了城市。“这个渡船原来是一个姓刘的老头看管的,前几年老人不在了,我正好家在附近住,我姑姑白天在这里看着,我晚上过来,还有一个人就靠渡船为生,我们三个人轮班在这里摆渡。”
摇动转轮带动小船
如今坐船只为买菜看风景
沈师傅说:“现在主要就是河松街附近的居民坐船去对岸看看风景,也有住在群力的居民坐船到河松街市场买菜的,一个下午大约有20人坐船吧。”
沈师傅告诉记者,前两年何家沟改造,河道的宽度增加了好几米,原本用绳子拉渡船有些费力了。现在,岸边两侧安装了轮滑装置,有人坐船时,只要在岸边摇动转轮,连接着绳子的小船就会轻松地在河面上穿行,“这个装置是我在2010年之后安装的。”
同样因为河道的增宽,河面上也新安装上了木质踏板,过河时先从这十几米长的带护栏的踏板上通过,再踏上渡船。

市民坐船过河
大桥建起渡船“退休”
19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这里,看渡船的人换成了73岁的沈桂芝,也就是沈师傅的姑姑。沈桂芝说:“河松街跨河大桥建起来之后,就不再需要这船了,我不靠摆渡挣钱也无所谓,只要两岸通行方便了,那就是大好事。”
谈到一个多月后即将动工的河松街跨河大桥时,沈桂芝指着小船说:“那时候我这个小船所在的位置,就应该是大桥的桥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