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6月22日讯 夏日里,哈齐客专松花江铁路特大桥建设现场一派如火如荼。塔吊、汽车吊、履带吊热火朝天地运送着各种施工物资,500余名建设工人分别在6个3层楼高、篮球场大小的桥墩上同步作业,高耸的桥体与挥洒汗水的建设者,共同绘就出一幅壮观的建设画卷。作为哈尔滨至齐齐哈尔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松花江铁路特大桥的紧张施工,标志着一个由高铁构建的一个半小时哈大齐经济圈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6月19日,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进行的是主桥主跨连续梁施工。这种四线细杆拱连续梁的施工工艺在世界属于首例。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克服了一个个难点。中铁22局哈齐客专项目部工程部部长孙文明告诉记者,首先是深水基础施工。由于松花江水位较深,在大桥底部施工中,他们采用了14米高的钢板桩围堰,将每个桥墩底部围起来,这样的钢板桩打了16个;其次是建设中,每个承台需要10吨混凝土,共有6个承台,使用大体积混凝土容易出现裂纹,建设人员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并在内部安置了降温管,以满足质量需求;为了保护环境,建设泥浆会排到全封闭的泥浆池,而不倾倒进江中,机器设备漏的油污会用棉纱擦净。孙文明说,作为哈齐客专的重要组成部分,松花江铁路特大桥预计在今年年底前实现主桥边跨合龙,明年5月实现主桥合龙。
在哈齐客专的另一个重要节点,大庆西站的施工现场同样热火朝天,普速站房已见雏形。大庆西站是普、高铁两用站,分为南北站房和中央站房。目前已经完成投资近7成。普速场完成90%,普速站房结构封顶基本完成,正在进行内部装修;高速场路基完成85%左右,高速站房正在进行结构施工;中央站房完成近70%。
大庆西站指挥部副指挥长于敬涛告诉记者,由于大庆湿地较多,因此地下水位比较高,在站房地下通道施工中,建设人员采用了防水等级高的结构做法:在候车层中,采用了预应力的楼板结构,这样有效地节省了材料;在屋面施工中,采用了整体网架结构,使结构轻灵、造型好,还充分发挥了材料特性。
大庆西站主色调为灰色,设计注重地域特色。以流动而富有韵律的线条模拟地壳下被地层积压奔涌的石油,站房的立面就像是油层。站房中部的建筑形态仿似聚宝盆,寓意大庆是祖国的资源宝库。站内分为地下通道层、轨道层、高架候车层、商业夹层。预计明年年底交工,建成后,将成为大庆市重要的综合客运交通枢纽中心,将汇集铁路、城市公共交通、社会交通多种交通方式。
在哈齐客专建设全线,紧张有序的建设气氛不断升温。哈齐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工程管理部部长吕贵洲告诉记者,哈齐客专自2009年11月1日正式开工,截至2012年末,项目完成投资188.2亿元,为总投资323.9亿元的58.1%。
今年的目标是线下工程基本完成;沿线7个站房主体实现封顶;箱梁架设、路基工程全部完成;边坡防护、绿化防护、排水沟等附属工程同步建设;通信、信号、电力牵引供电接触网、信息等“四电”工程全面启动。年度计划完成投资50亿元。哈齐客专预计2014年9月联调联试,2014年12月正式开通,时速250公里。届时哈尔滨至齐齐哈尔只需要一个半小时。
建成后的哈齐客专将成为世界上最寒冷地区的高速铁路。它连接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将为沿线社会经济交流与产业协作提供支撑。同时,哈齐客专与既有滨洲线、滨绥线共同组成了贯穿我省东西部,衔接蒙东地区的客货运大通道,是东北地区“三纵四横”铁路网中最重要的东西向铁路的组成部分,也是国家路网干线之一。建成后,通过哈大、秦沈客运专线形成沿线地区通往关内各地区的快速铁路通道,并释放滨洲线的货运能力,提高东北路网整体运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