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科教
搜 索
建高水准学科 让高校“强筋壮骨”
2013-06-22 09:02:21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韩雪 衣春翔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新闻

  背景

  黑龙江日报6月22日讯 近日,在刚刚出炉的2013年国内高校排行榜中,我省高校的排名均有大幅上升。哈尔滨工业大学已位于前十位,哈尔滨工程大学和哈尔滨医科大学均位列前100名,其他高校的排名也呈上升趋势,无一学校排名较前一年度下降,其中,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进步最为明显,在排行榜中上升了15名。

  “只有三所高校进入前100名,这说明我省高校综合水平,尤其在专业学科建设方面仍要加强。”面对这样喜人的成绩,我省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仍十分忧虑:“要想实现高等教育强省的目标,就必须加强专业学科的建设,以此为杠杆,提升我省高校的综合竞争力。”目前,我省高校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哪些成绩,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更好更快地建设高水平的专业学科实现高等教育强省目标?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专业排名

  两专业排名第一综合水平仍不高

  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显示,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力学专业和东北林业大学的林业工程专业排名全国第一,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等10所高校超过40个一级学科排名处于全国前十名,专业学科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多年从事专业学科建设研究的专家、哈尔滨工业大学姚英学教授对记者说,我省高校专业学科建设有天生的优势。“我省是重要的工业基地,尤其是工业、农业、林业发展为相关优势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在上世纪80年代,由于东北工、农业发展的需求,我省建立了相对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认为,这几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校的学科建设,投入大量资金引进人才为高校专业学科建设发展提供了保障。

  此次学科排名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我省的成绩最为突出,不但力学专业排名全国第一,还有18个学科排名全国前十。对此一位教授并不乐观:“哈工大在学科排名第一上有了‘0’的突破,可相比其他重点大学差距很大。哈工大要想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我省要实现高教强省的目标,加强学科建设是唯一出路。”

  记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得知,此次学科评估全国共有391个单位的4235个一级学科参评,相比之下,我省10所高校不足50个一级学科排名进入全国前十,无论是学校数量还是专业学科数量,所占比例都很小,即便与同处东北地区的省份相比,我省也并不拔尖。


  国际交流

  加大投入抢先机提升国际影响力

  姚英学教授认为,国际交流是强化专业学科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快速提高专业学科水平的捷径。

  近年来,我省快速扩大国际交流水平,三年来,我省仅通过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公派出国留学的人员近2000人。去年,省级层面就派出各类访问学者300余名,选派高校骨干教师200余人次赴德国、英国等地进行高层次国际交流与培训,这为我省高校建设高水平的专业学科提供了人才保障。

  姚教授说,国际学科交流分为三个阶段,国际化的初期阶段是要走出去,即向发达国家的名校和研究机构外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第二阶段主要是通过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办学来深化学科的内涵建设,第三阶段主要是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国际影响力,具有表现在能够吸引足够数量的优秀外国留学生和教授来读书、授课,在国际学术组织中具有话语权。“虽然我省出国留学的人才和访问学者越来越多,但吸引来的高层次外国留学生和高水平的教授却相对较少,合作办学项目也并不多。”

  据了解,哈工大每年仅通过学校出国留学、交流的学生就有千名左右,但目前在校学习的外国留学生却不到900人,这其中还包括语言生。这样的进出比,在我省并不算低。虽然我省各高校近年来加强了外籍教师的招聘,但这些外籍教师多是语言教师,能够从事学术研究的并不多。以哈工大为例,全校有各类外籍教师和访问学者300余名,但能够进行学术研究和带研究生的教授只有百余名,而能够长期在校的全职外籍教授则更少,但这样的数量,基本已经属于我省的最高水平。

  “国际交流仅仅派出去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引进来。在提升国际影响力方面应转变观念、加大投入,在学科建设国际化的第三个阶段抢占先机,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快速提高我省的学术建设水平。”姚教授说。


  当务之急

  加强学科建设钱要花在刀刃上

  从现实来看,要想实现高等教育强省,加速推进专业学科建设是当务之急。哈工大和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一个排名最高,一个进步最快,可以说最具代表性。

  哈工大通过航空航天行业的优势地位,聚集了较多的人才,促进了相关专业学科的发展,这种建设方式对我省的部属院校极具借鉴意义。而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近年来专业学科建设取得的进展和综合实力的提升则可以为我省数量更多的省属院校提供发展经验。

  从高校本身而言,“专业学科只有和服务地方发展和培养人才结合起来,才不会成为空中楼阁,也才拥有发展的现实基础。”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匡海学教授介绍说,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中医药学科优势,构建生物医药学科群,全力打造生物医药技术平台、信息平台和活动平台,创建了全省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GLP),建成了生物医药产业中试基地。

  此外,该校是教育部首批批准招收来华留学生院校之一,目前已同世界上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70多所医学院校或研究机构开展了教育、医疗、科技合作与交流。今年初,以校长匡海学教授为首席科学家、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为第一承担单位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基于利水功效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正式启动,标志着学校研究团队进入前沿基础研究的国家队行列。

  姚英学教授认为,加快专业学科建设,实现高教强省,仅靠高校自己努力是不够的。从政府而言,要加强专业学科建设,一定要把钱花在刀刃上。“我省经济水平难以和南方发达城市相比,能够拿出来建设专业学科的资金有限,那么就要学会花钱。把钱集中花在高水平学科(学术)带头人上,这能够聚集更多人才,比平均分配资金更划算。

首页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齐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