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演绎30年文化变迁 哈市北方剧场将被拆除建休闲绿地
2013-06-24 09:59:09 来源:生活报  作者:王焱麒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6月24日讯 提起北方剧场这个哈尔滨的文化地标,每个市民都不会陌生。30年来,它举办了千余场大型演出,两届哈夏音乐会的开幕式也在这里上演,太多太多的冰城人都有在北方剧场看演出的记忆……不久的将来,哈尔滨华侨广场项目,将在红军街、西大直街、北京街、邮政街合围区域建成大型城市综合体,还将开辟绿地广场和商业步行街,北方剧场即将拆除并建成休闲绿地。在北方剧场即将和我们“告别”之际,23日,在这个溽暑蒸人的夏日,记者走近大门紧闭的北方剧场,翻看它的过往,回看它的“前世今生”。

  上世纪80年代是哈市最大的演出场所

  23日,记者来到了北方剧场。大门紧闭的它,少了平日里演出入场前的热闹与忙碌。和记者一起来看北方剧场的是老哈朱俊峰。据他介绍,1983年建成的北方剧场,占地面积72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到了1.01万平方米。“北方剧场在当时那会儿,可是哈尔滨最大的演出场所,有1800个软皮座呢,那是相当有档次……”朱俊峰说。

  记者了解到,自1985年12月24日北方剧场落成开幕式举行首场演出起,至1990年末,北方剧场累计举行演出1500多场。苏联、美国、丹麦、日本、朝鲜等国家的著名艺术团和艺术家均在这里演出过,中央直属和各省、市文艺团体的演出也多在这里举行。此外,第十四届哈夏音乐会于1986年7月20日在北方剧场开幕,历时10天,演出19台51场,观众达10万人次。北方剧场还承办了第十五届哈夏音乐会的开幕式和第十七届哈夏音乐会暨第二届天鹅艺术节的闭幕式。

  上世纪90年代迎来首家入驻的港商餐饮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为了迎合时代需要,北方剧场开始走上了商业化的道路。

  我省第一家港商独资兴建的餐饮企业——哈尔滨丽晶(香港)美食公司,当年就开在北方剧场楼下。当年,这家饭店的开办在哈尔滨可是一个大新闻,管理人员和大厨都是港方担任,在哈市招聘的人员均经过严格的培训,厨房设备也多由国外进口,完全按照香港模式进行管理和服务。

  丽晶饭店于1990年1月1日正式营业,设有鲁、粤、西餐、酒吧4部。名菜有广式化皮乳猪、羊城野鸡卷、白雪小阳春等,所需海鲜及其他主料,均随当日班机由广东发来,餐厅内还备有民族小乐队。最贵的菜肴“通天鱼翅”,售价高达2001元,还有9个名为高级宴会厅。快餐中以火腿面包最有名,西餐厅主要以经营俄式大菜为主。朱俊峰说:“但是,丽晶饭店因价格昂贵,生意并不是很好。”

  本世纪初奉献多场经典现代演出

  200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主办的黑龙江省优秀剧目献礼活动中,优秀演出剧目之一的《毛泽东在1960》在北方剧场演出。同年9月17日,省评剧院在北方剧场演出了大型现代评剧《半江清澈半江红》。2010年2月8日,中国·黑龙江第四届“北国之冬”国际文化艺术节系列演出活动之一“天使之夜”在北方剧场亮相;同年2月25日,省评剧院在北方剧场演出了新编历史剧《血溅乌纱》……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1年2月14日,本报与哈尔滨话剧院联合打造的“生活之声·雪季盛开红玫瑰”经典时尚美文朗诵会在北方剧场隆重上演,这在寒冷的哈尔滨冬天燃起了一把亲近诗歌的热火。

  不久的将来建成黄金地段休闲绿地

  据悉,由于哈尔滨华侨广场项目的需要,北方剧场处将建成休闲绿地。这意味着,在上演了一台又一台精彩的演出之后,北方剧场也将“落幕”,它将以休闲绿地的形式为人们提供休憩的场所。

  在北方剧场行将走进历史之际,酷爱文化与音乐的哈尔滨人未免有些伤感,大家纷纷通过网络表达着自己对北方剧场的记忆。正如网友“冰城神话”所说:“记得小时候,父亲带我在这里看过话剧和音乐剧,印象极其深刻,带着我童年的回忆,祝北方剧场一路走好。”

责任编辑:吕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