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杜尔伯特培绿巨变:昔日黄沙漫漫 今日草木葱茏
2013-07-01 08:44:05 来源:东北网  作者:侯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1日讯 (记者 侯巍) “遏制荒漠化,实现中国梦。”黑龙江省林业厅开展“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宣传活动。为充分了解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和防沙治沙工程情况,日前,记者随宣传组从哈尔滨出发一路向西来到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一同感受曾经黄沙漫漫的“西北风口”,如今却是草木丰茂的大草原。

绿树村前绕。东北网记者 侯巍 摄

  六月的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远远望去,碧绿的大草原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醒目。在新店林场瞭望塔上,面积近6万亩的人工樟子松林一眼望不到边际,风过间隙传来林间特有的松涛之声。极目远眺,树绿天蓝,很难想像二十几前这里还曾是黄沙漫漫的沙丘地,草木难存的白沙田。

樟子松成农田保护网。东北网记者 侯巍 摄

  黄沙漫漫的“西北风口”

  杜尔伯特地处黑龙江省西部严重风沙干旱区,是全国90个完整沙区县之一,也是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和防沙治沙工程重点县。境内“八大沙地和两大荒坡”统称为“西北风口”,呈西北至东南走向,全长89.8公里,宽20公里。治理前,全县严重沙化土地面积达到295万亩,占总幅员的32%。且每年以不同的速度逼近大庆市,当时一句民谚体现了当时居住在这里人们的生存状况,“沙田人,命真苦,一天吃进二两土,白天不够晚上补”。

  在杜蒙,民间称大风刮起漫天黄沙叫“跑风”。说起前尘往事,土生土长的杜尔伯特县敖林西柏乡永发村大桥屯村主任李洪权说,“二十年前是跑风最严重的时候,村里西南角和东南角的老百姓最遭殃,一‘跑风’沙丘堆堵住了房门,推都推不开,沙堆有房檐那么高,人踩着就可以上房子了。”李洪权指着不远处的村屯说,那就是我们屯。

  “那时,一场大风刮来,沙粒透过窗户刮进屋里,吃饭时嘴里都是沙子。风一刮玉米苗会被连根拔起,每年种啥都是好几茬,能打到粮食就算是丰收。”说起大桥屯的风沙,李洪权刻骨铭心,春天耕种时风沙特别严重,吹的都睁不开眼睛,每天身上都是一身的白沙。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是黑龙江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总人口25万,其中蒙古族占18.2%。原有草原469万亩有三分之一的草原沙化,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很多人纷纷选择搬离了此地。为治理风沙侵袭和沙尘暴危害,近年来,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开展了推进以植树造林、草原改良、小流域治理和土地生态治理为重点的防沙治沙工作,全面打响了生态保卫战。


沙坑变绿海。东北网记者 侯巍 摄

  昔日黄沙地如今绿银行

  在敖林西柏乡永发村大桥屯旁的大片杨树林旁,十几米高的杨树林散发着醉人的清香,树根部依旧可见绿草下面的白沙,两片林木中间的小路踩上去十分松软。“现在老百姓生活条件好了,种地,养牛都不担心‘跑风’了。这杨树林现在可是我们的绿色银行,每年夏季雨后都会长出许多蘑菇,没啥事的老太老头两人一年光卖蘑菇就能赚10000元左右。”住在西柏乡永发村大桥屯40多年的老户李国辉指着大片的杨树林告诉记者,村里和自己一样种一百多亩树的村民很多。白沙地种活了杨树、樟子松,让百姓看到了希望,实现了增收。“现在我们屯周围都是树,沙地不‘跑风’了,环境好了。你看这些杨树快成材了,按照一亩地70棵树,现价每棵50元的话,这一百多亩地就是30多万呢,30多万对于农村来说可是一个大数目。”说起这些树的价值,李国辉乐得合不拢嘴。

树苗间种豆苗,二十年后这里将又是一片绿海。东北网记者 侯巍 摄

  “别看现在这些小树苗才一米多,二十年后,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现在这个县里几乎家家都种树,种树苗时花小钱,长成后可是一本大财富,这可是绿色存款。”杜尔伯特县林业局副局长蔡鹏向记者介绍,2001年,杜蒙县实施了堵“西北风口”的工程,采取遇农田建农田防护林、遇草原建草防林的方式规划造林,同时加大了宣传力度,将国家政策与百姓增收有效结合起来,不仅有效改善当地区域生产生活条件,还帮助了农民增收,一举多得。


人工樟子松林一望无际。东北网记者 侯巍 摄

  蔡鹏说,经过十几年的治理,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造林达到57.6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建设初期的6.8%提高到24.4%。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实现了“百万亩沙地人工林”的建设目标。防风固沙主体林带的框架已初步建成,西北部筑起了一道全长89.8公里,宽30-60米的绿色长城。全县已初步形成“护村林成点、护路林成线、农防林成网、固沙林成片”的合理格局,有效遏制了耕地、草原的沙化进程。

屯里房前屋后的防风林。东北网记者 侯巍 摄

  据了解,经过建设,黑龙江省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据调查,黑龙江省西部沙区八级以上大风次数已由工程实施前的年均28天减少到现在的年均7天左右,林网内风速平均降低38.9%,粮食产量提高15%,基本杜绝风蚀造成的“风剥地、撸籽粒”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