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占道经营的大排档烟雾缭绕、垃圾遍地,严重污染城市环境。
东北网7月2日讯 烟雾缭绕、垃圾遍地、噪声扰民、油烟污染、交通受困……在食客们大快朵颐的兴奋背后,不文明大排档给城市造成的是难以言说的“伤”。
环境之痛
遍地的油迹和渗到地砖里的汤汤水水,根本没有办法清理干净。“你走走看,是不是粘脚。”记者按照环卫工人的指点在人行道上走了几步,油腻腻地直打滑
1日18时,记者在道外北七道街老太太海鲜大排档看到,每一桌都备有小垃圾桶,但是面巾纸、毛豆皮、花生皮仍然满地,一只小狗在每张桌子前游荡一番,似乎在寻找可口的美食。当一桌客人离桌后,服务员拿着油腻腻的抹布将桌子上的海鲜壳收到垃圾桶中,再用同一个抹布擦了一遍桌子,摆上餐具,供下一桌客人使用。

和兴三道街一烧烤店门前垃圾遍地。
“天天都这样,我们一点办法也没有。”一位负责道外北十八道街道路清扫的环卫工人说,大排档让他们每天清理的垃圾多了几倍,但尽管他们每天努力清理大排档留下的垃圾,也只能将地面上的垃圾扫走,至于遍地的油迹和渗到地砖里的汤汤水水,根本没有办法清理干净。
“你走走看,是不是粘脚。”记者按照环卫工人的指点在人行道上走了几步,油腻腻地直打滑。
昨天19时30分左右,记者在民丰街看到了另一番景象。几十张餐桌都已坐满了食客,服务员不停地给食客端酒送菜,没有任何人打扫卫生。用过的餐巾纸和吃剩的食物残渣、毛豆皮、花生皮遍地,大排档的服务员还将食客喝剩的扎啤随手倒在路边,路面泥泞不堪、酒气熏天。
临近民丰街的民安小区居民陈果告诉记者:“每天晚上,这一带就污水横流,肮脏不堪。我们这个楼临街的居民从二楼到七楼谁家也别想开窗,只要一开窗,烧烤的油烟夹杂着划拳吆喝声、酒后吵闹声,吵得你别想消停。你再看这墙根下、大树下,屎、尿、呕吐物、残羹剩菜,就因为有大排档,我们这个楼有很多人家都卖房子走人了。”

和祥街3号门前,露天烧烤烟雾缭绕。
南岗区文兴街路段,大排档长盛不衰。6月29日20时许,记者在此看到,每隔十几米就有一环卫工人埋头清扫,每隔几米环卫部门设置了一垃圾桶。环卫工人老郭说,在这里经营的大都是流动商贩,他们在文兴街上没有店面。垃圾桶是最近刚设置的,但是垃圾依旧遍地。这些烤鱿鱼、铁板烧、烤冷面的商贩们,不时清理出烧烤的残渣,大都随手丢在地上,再踩上几脚,根本扫不掉,只能等他们撤后,再一点点清,每次他们清理完都将近次日零时。
在河松小区二期居住的李女士说,河山街上的大排档每天都会开到半夜,生意好的时候,这些大排档从中午就开始营业,人行道上摆不下就将餐桌摆到小区的院里。不只人行道被食客们弄得非常脏,一些食客喝完酒之后,直接在居民楼的边上方便,弄得小区内臭气熏天。
民丰街多个大排档旁油渍满地。
油烟之害
民丰街的大排档摊主大都在烧烤炉前放置了一个大型电风扇,烧烤时产生的浓烟被电风扇吹到空中,整条街笼罩在浓烟中
“我家住在四楼,只要开窗,家里的空气就弥漫着浓浓的油烟味,深吸一口直呛人,时间长了,眼睛都呛得发涩。家里的浅色家具都被油烟熏得发黄,只要一天不擦,摸上去就直粘手。所以不管多热,只要大排档开张,我家的窗户就成了摆设,根本不敢开。”提起大排档,家住河山街的刘女士满腹牢骚。
河山街有近十家大排档,每天傍晚开始营业,一直到后半夜。记者看到一家烤羊腿的大排档,将烧烤炉子直接摆在了居民楼的下边,烧烤产生大量浓烟直奔附近住户家中阳台。一些行人路过此处,用手掩住口鼻匆匆通过,不时发出咳嗽声。
6月28日18时20分,记者在北十八道街185号的山关特色烧烤店看到,该店外支起了1个帐篷,布满油渍的地上尽是面巾纸与竹扦子。在紧贴马路的地上有一个约50厘米的地洞,正在呼呼往外排烟。记者走近发现这个地洞是该店的排风口,在浓烟正上方的三楼住户窗户紧闭,二楼阳台的墙面被烟熏得有些发黑。
民丰街的大排档摊主大都在烧烤炉前放置了一个大型电风扇,烧烤时产生的浓烟被电风扇吹到空中,整条街笼罩在浓烟中。
大排档散发的烟雾会对健康造成怎样的影响?中国环境科学院环境污染与健康研究室研究成果表明,烧烤炉里的炭是一种不充分燃烧会释放大量烟雾的污染物,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硫、致癌物多环芳烃、颗粒物等,而且这些烟雾多在近地面的呼吸带飘散,危害健康。
哈医大四院呼吸二科主任金寿德说,烧烤油烟中的某些物质被人体吸入后,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可能引发呼吸道炎症。本就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被油烟刺激会加重病情。长时间吸入烧烤油烟,不排除诱发癌症的可能。
环保部门监测结果显示,烧烤摊营业后,该区域空气中的PM2.5浓度会翻一番。烟雾飘散,会使周围70平方米内空气质量受到明显影响。专家介绍,由于烧烤是不完全燃烧,会导致PM2.5数值升高。再加上城市夜晚有逆温现象,会加剧污染。
噪声之扰
民丰街有6家“规模”较大的大排档。较真儿的居民张先生专门买了一个噪声测试仪,在楼下的大排档测量了多次,发现噪声基本都维持在80—100分贝
说起大排档,家住民丰街的居民张先生苦不堪言。张先生家楼下一百多米长的民丰街上,有6个“规模”较大的大排档。“我家住三楼,但感觉吵闹声好像就在耳边。一次可能是客人“喝大”了,把酒瓶子往地上用力摔,愣是吓得我家老人犯了心脏病,住了近一个月的院。”
较真儿的张先生专门买了一个噪声测试仪,在楼下的大排档测量了多次,发现噪声基本都维持在80—100分贝。据专家介绍,长期在夜晚接受50分贝的噪声,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孕妇会出现精神紧张和内分泌失调,严重时会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流产。55分贝会对儿童学习产生负面影响。60分贝的噪声会使70%的人从睡梦中惊醒。70分贝的噪声则使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增加约30%。80分贝的噪声会使耳聋的可能性达到50%。90分贝则会使视网膜对光亮度的敏感性开始下降。100分贝的噪声,会让人耳朵发胀、疼痛。超过115分贝的噪声,会使大脑皮层的功能严重衰退。
沿江小区1号楼三单元三楼二号的张大娘家位于道外山关特色烧烤店正上方。张大娘说,每到5月中旬,烧烤店就在屋外支桌,一支就是5个月。这5个月里,每天下午4点就要关窗,因为楼下的大排档开始营业了。由于关窗导致室内闷热,张大娘只好吃完饭就到外面乘凉,直到晚上8点多才回家。这几年,张大娘用坏了3台电风扇。屋里闷热,可以用电风扇解决,但夜晚大排档的噪声却无法解决。“我本来就失眠,有点动静就睡不着,外面大排档的客人又吵又闹,经常闹到凌晨1点才关门。他们啥时候关门,我就得撑到啥时候睡觉。”
治安之困
道里区民安派出所,一个月因“大排档滋事”出警近50次,两个可以360度旋转的监控摄像只好固定角度,专门用于监控民丰街大排档
入夏以来,每天17时左右,民丰街东侧的人行道上便热闹起来,六家烧烤大排档支起餐桌,烧上炭火,把100多米长的人行道挤占得满满当当。
每天这个时候起,民安派出所当天值班的所长和民警的神经便开始高度紧张,随着大排档用餐者体内酒精度的升高,派出所的报警电话便会越来越“热”。
初阳民所长昨天值班,照例,他要先调整好设在民安街上的两个360度旋转监控摄像头,将摄像头的“旋转”功能改为“固定”,固定监控民丰街的大排档。在其他时段,这两个摄像头承担着整个一条街的监控任务。“这两个‘天眼’固定为大排档服务,其他路段我们就要派警车去巡逻。巡逻时,那片大排档还是重点,没办法。”初阳民说。
翻看民安派出所的接警记录,一个月因“大排档滋事”出警近50次,涉及到民丰街大排档的内容最多:临民丰街的民安小区居民几乎每天都报警,不是楼下大排档吵得无法入睡,就是大排档露天烧烤油烟弥漫,熏得居民无法开窗。有的居民与经营者交涉不妥,发生口角,甚至动武;除了居民不停地给派出所打电话控诉大排档的种种不是,大排档自身也是各种事端的制造者。据民警介绍,入夏以来,每天处理辖区内的“大排档滋事”,民警们忙得团团转:哥俩来喝酒,喝高了动手的;一家三口来吃烧烤,两口子喝多了打起来找不到孩子的;两个商家为抢地盘、抢顾客动武的;食客喝多了赖账不给钱的……每天所里都得有几拨大排档喝多的醉汉出出进进。“大排档滋事”已经占用了派出所大量警力,让公安民警很挠头。
交通之痈
在北七道街两侧,到大排档用餐的客人将车直接停在路边,原本宽敞的马路被人为“改”成了“单行道”,道路成了“肠梗阻”
6月29日,尽管刚刚下过一场雨,南岗区复华三道街、四道街、繁荣街一带却很热闹。记者在繁荣街145号大院门前看到,“100烧烤”的炭火炉,让方圆十几米都弥漫在浓烟中。整条街的人行道很窄,只要商家门前支一起张桌子,行人就只能在马路上通行。繁荣街是一条单行路,大排档食客的车辆都停靠在道路两侧,中间留出的空隙只够一辆车通行。
在道外区北七道街两侧,到大排档用餐的客人将车直接停在路边,原本宽敞的马路被人为“改”成了“单行道”,道路成了“肠梗阻”。大侠烧烤不仅将全部家当摆满了人行道,门前的马路被该店用塑料凳强行占道,以供该店客人停车;在距其100米处的老苏头地锅,门前马路也被用木桩遮挡,供该店客人停车使用。
昨天18时30分,道外北七道街、长春街与沿江路路段,该路段两侧共有6家海鲜大排档。记者来到该区域时,一名中年女子突然跳出来,大声招揽:“我家海鲜新鲜,进来尝一尝。”这时,又从对面跑来两名男子,称自家的海鲜价格更便宜。得知记者只是路过,他们马上散去,向记者后面的一辆车跑去。记者观察发现,经过此处的车都被周围的海鲜大排档店主拦截,路上常发出刺耳的刹车声。一附近居民说,这里的大排档都派人在马路上拦车揽客,上次一辆被拦的车急刹车,后面的车刹车不及,直接追了尾,这条路堵了一个多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