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2日讯 听闻根雕艺术者尹庆历时两年打造的大庆市首家私人博物馆正式开张,记者好奇地走近这里,探秘其背后的故事。
私人博物馆这样建
2013年年初,记者第一次来到尹庆根艺博物馆,那时它还没正式开业。馆长尹庆正穿着工作服穿梭其间,一身木屑一身油漆,忙着布置新展馆。“现在一切都要走上正轨了,展馆经过重新规划,符合博物馆的标准。审批手续也很顺利,过两个月就能开业了。忙了两年,终于见到曙光了。”身上带着木香的尹庆笑得像个大孩子。


根雕作品《低头做事》
如今,博物馆已经正式开门营业了,尹庆终于梦圆。
尹庆从事根雕艺术已经十几年,2006年建立了搏木轩根木雕馆。2011年初,他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建立一家公益性的根艺博物馆,让更多的人免费参观,让大庆人走近已传承千年的根雕艺术。
可是,一直埋头于艺术创作的尹庆,根本不知道如何申请私人博物馆。问遍周边亲朋,大家都不知道博物馆居然还可以私人申请;跑遍自己知道的有关部门,得到的答案是大庆没有先例。
一年的时光就这样过去了,“固执”的尹庆终于见到了曙光。原来,申请私人博物馆的第一步需要到市文广新局文博科提交资料。此时,大庆还没有一家私人博物馆,整个黑龙江省也还没有根艺博物馆。
找到门儿的尹庆赶紧行动,先将资料提交到市文广新局,再将审批合格的资料提交到省文化厅。经过反复考察,2012年10月25日,省文化厅批复:同意设立大庆市尹庆根艺博物馆。可这还不算完,还需要将省文化厅的批文拿到省民政厅,申请“民间非企业”营业执照。期间,需要到省技术监督局领取机构代码,到市税务机关登记……
一系列严谨复杂的程序后,2013年3月26日,尹庆拿到了省民政厅的批文。至此,大庆首家私人公益博物馆——大庆市尹庆根艺博物馆正式诞生了。
六大展厅各有特色
虽说是私人博物馆,但尹庆根艺博物馆的规划非常正规,分为六个展厅。尹庆告诉记者:“把博物馆规划得这么好,多亏了大庆博物馆馆长张凤礼,如今每个展厅都有自己的特色。”
走进博物馆,你就会看到用油管线拼成的“油城魂”三个字,这也是第一个展厅的主题。展厅内铁人王进喜的根艺雕像是用百年柞木制作而成,当之无愧的“镇馆之宝”。曾有人出高价,尹庆都舍不得卖,“这不是钱的事。”
第二个展厅里,主要有各种原材料和小件根雕。第三个展厅有“和谐家园”的一系列根雕作品和一个传统木工用具的展区。第四个展厅有男性气息十足的烟斗专区,令人深思的两性专区,以及尹庆最满意的作品——阴阳结。“恩怨情仇本就是一个结,可以系死,也可以打开。这幅作品让我坚定了为人处世的原则,不要自寻烦恼。”第五个展厅的主要作品是“十八罗汉”,主题是“如何养生、如何养心”。展厅正中间,巨大的象棋似乎在告诉世人,棋如人生,落子慎重。坐在棋盘边,品一杯茶,与自己博弈,是尹庆最惬意的时刻。最后一个展厅也是工作间,尹庆珍藏了来自恩师耿起峰、挚友高和平以及其他许多朋友的作品,感谢他们对自己的支持和鼓励。“感恩”是这个展馆的主题。


铁人头像
赔钱的“买卖”
经常有人问尹庆,为什么费这么大的劲、投入这么多来建立一间公益性的根艺博物馆?要知道,一旦成为博物馆,每一件根雕作品就成为了展品,不能出售。换句话说,这是个赔钱的“买卖”。
“最初我只是想给更多的根友和朋友提供一个参观、学习、交流和探讨的平台。如今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这门既古老又现代的艺术,继承和传承树根文化、地域文化,已是我的责任和使命。”自决定建立一座公益性根艺博物馆起,尹庆就把自己的一切融入其中。
沿着参观路线走进去,你会看到和他一样坚持“低头做事”的公牛。墙上还有这样一句话:什么是根?万物之本。什么是艺?人文是艺。
整个尹庆根艺博物馆,似乎就在回答这个问题。一路走来,你就会逐渐走进尹庆的心里,走近根雕艺术的千年历史中,你会感受到“绿叶对根的情谊”。
记者王冰冰/文实习记者李恒/摄
编后语
人与城市的情感
我没见过尹庆,但我听说过他。尹庆,这个2003年为做生意开始接触根艺的东北汉子,潜心钻研成了一名根雕艺术家,而今又建立了私人根艺博物馆。这种纯公益、被称为“赔钱买卖”的做法,在很多人眼中也许是傻子行径,可是,他本人却觉得过程很美。
尹庆的做法无疑是超前的。因为博物馆的数量、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文化气度、民众教养的重要标杆,西方发达国家平均5万人就有一个博物馆,而据媒体报道,我国如今“40万人共享一个博物馆”。在这种情形下,私人博物馆的涌现,对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是件好事。
尹庆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尹庆的博物馆,经常会吸引一些青少年(以大学生居多),他们一面好奇地观赏、一面追问着大庆根艺知识甚至历史。每到这时,尹庆都耐心地一一解答,“这会让大家更了解这座城市的文化、更加热爱这座城市。”
据闻尹庆的父亲是老会战,所以像很多大庆人一样,铁人也是他的偶像,因此他在博物馆内特开辟了一个“油城魂”展厅;又闻他建私人博物馆的目的是为了推广根雕文化,为大庆文化之花培植一枚闪亮的绿叶。
至此,我终于有些懂尹庆了。这是一种情结,一种人与城市情感的体现:城市的命运就是我的命运,她造就了今天的我,于是,我回报给明天的她。
愿大庆有更多像尹庆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