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3日讯 带岭区通过在非公企业中抓好优秀党员人才强企工程、优秀人才双培工程、优秀人才政治激励工程,有效地激发了全区非公企业党员“成才、干事、创业”的热情,使非公企业党员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为企业发展增添了活力。
带岭锦秋天然饮品有限责任公司经理袁俊凯是中共党员,2008年到带岭区创业。建厂初期,在不足10人的小车间里,袁俊凯既是技术员,又是车间骨干。经过几年的不懈打拼,公司产品由原来的十几种增加到20多种,生产的野生蓝莓果汁、白桦汁、蓝莓果酒被称为纯天然绿色食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公司利润年年攀升。今年,他又新研发了蓝莓红酒,实现市场销售收入603.28万元。目前,有100多人在他的公司就业。经组织部门批准,袁俊凯在公司成立了党支部,他自己兼任党支部书记,通过设立党员人才先锋岗,鼓励党员当先锋、做表率、展作为、创佳绩,使企业迅速走向成熟。
据了解,带岭区现有规模以上非公企业17家,已全部建立了党组织。他们在非公企业开展了优秀党员人才强企工程,通过设立党员人才先锋岗、党员人才示范岗、党员人才责任区,引导党员人才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区委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全区28名处级领导干部分别联系1至2个非公企业,并从局机关和街道办事处分别选派44名政治业务素质较高的党员干部担任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党建联络员,帮助、指导、协调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在他们的指导下,全区非公企业38名党员人才为企业创新经营提出意见建议20余条,破解企业发展难题20余个,实现技术创新10余项,节约项目成本120余万元。同时,围绕企业转方式、调结构、改进生产技术、开发新产品等献计献策,创造经济效益80余万元。
针对非公企业党组织党员数量少且分散,流动性大等特点,带岭区深入实施非公企业“优秀人才双培”工程,即把优秀员工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成企业骨干,把优秀员工党员培养成企业管理人员。在全区非公企业党组织中建立了优秀人才培养制度,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岗位练兵”,使党员真正成为“骨干标兵”。同时,对新转入的党员推行主动联系、主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主动培养教育的“三个主动”服务模式,切实增强了党员的归属感,带动激发了大批一线职工和优秀人才的入党积极性,相继有10名优秀职工向党组织提出了入党申请,为企业发展汇聚了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