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连天雨还原哈尔滨市地势地貌(图)
2013-07-04 13:57:47 来源:生活报  作者:丁燕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7月4日讯 连日来持续降雨,雨水将哈尔滨市区内历史形成的地势地貌“清晰”还原。记者踏查后发现,由于雨势不大,虽然市区内很多区域积水成河,但大多只是暂时积水,较快地都通过排水系统流走,市区内易涝点也没有形成大面积积水。但是,道里区和道外区部分地段受地势低洼影响,逢雨必涝,住在平房的居民和临街商户不得不淘水“抗洪”。

  

   宏图街积水。 记者张涛 摄

  南岗香坊

  站在高高山岗上

  “秋林、博物馆等路段地势高,排水顺畅,很少出现积水”

  雨中,记者走访了南岗区、香坊区部分路段,除个别地道桥和地势相对偏低的区域,发现大部分雨水排放顺畅,仅出现暴雨突降阶段的暂时积水。“其中,秋林、博物馆等路段地势高,排水顺畅,很少出现积水。而在相对低洼处,例如林兴路、开发区红旗大街区域内涝情况较严重。早年间,林兴路就属于高岗附近的小湖泊,算是先天不足吧,地势相对较低,一下雨就涝。而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开发区红旗大街区域是老飞机场,地势相对较低,所以一下雨就涝。”老哈尔滨人于先生介绍说。

  在香坊区,大部分地区也因地势高,很少出现大面积积水。其中,由于安通桥下等地点地势低,一下雨就积水,被附近市民列为雨天慎行路段。

  据史料记载,南岗昔称“秦家岗”,地处哈市所辖城区地势的最高点,海拔为123.2-181.2米,故以自然地理特征而得名“南岗”。香坊紧邻南岗,地势也较高,解放前曾被称为“上号”。说起这个别称,由来有几种传说:一是1932年松花江发大水,道外被淹,群众逃至香坊,因香坊地势高故称“上号”,称道外“下号”;二是中东铁路修建时香坊是堆放建筑材料的地方,因香坊地势高于道里,故称“上号”。

  道里道外

  坐在低处看池塘

  “群力新区不少低洼地点为滩涂地,一下雨肯定涝”

  宏图街、道口头道街、桦树街、阳明滩大桥上桥口……这些天因积水成灾,这些街路常见诸报端。记者究其原因,发现这两个区有不少区域离江边近,地势低,每逢大雨肯定闹“洪灾”。

  记者踏查发现,道里区霁虹桥等紧邻南岗区一带路段,因地势较高,没有出现积水情况,而沿江一带地势低洼,积水严重。其中,新阳路与哈药路交口、康安路、新阳路与通达街交口等区域地势较低,雨天容易形成积水点。另外,据老哈尔滨人介绍,“道里群力新区因沿江地势而蓬勃发展中,其开发前,不少低洼地为滩涂地,所以一下雨肯定涝。”积水成河后,让许多有车族望而却步。其中,6月30日,一阵短时强降雨过程中,群力新区的阳明滩大桥上桥口处,大量积水导致10多辆车熄火。

  和道里区的情况差不太多,道外区也临江而居,且多是平房等老房子,更易内涝。其中,桥头屯区域、道口头道街26号区域、宏图街、新一街,桦树街、南极街与景阳街交口处等路段地势偏低,积水情况严重,是内涝的重灾区。

 

责任编辑:吕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