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7月5日讯 记者从哈市建委获悉,为有效应对极端天气,哈市将在前期大规模管网改造的基础上,针对道里区开展老旧排水管线更新改造以及新阳路、先锋化工区内涝治理应急工程。这三项城市排水工程实施完成后,哈市道里区域的排水能力将大幅得到提升,新阳路和先锋化工区在遇到暴雨等极端天气将应对自如。

位于化工路上的排水管线施工现场。唐宪雨 记者卢军 摄
哈市地下排水管网超百年
据哈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哈市地下排水管网系统始建于1904年,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尤其是道里区老旧排水管网超期服役现象较为突出。目前,哈市主城区现有36座排水泵站,能够满足城市正常运行需求,但是在应对极端天气时,现有城市排水管线却愈显不足。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是排水管网建设标准低。哈市现行排水规划设计仍沿用几十年前规范,排水泵站机排能力为每秒119.75立方米,而哈市雨季最大积水量达每秒185立方米,原有管网承载能力明显不足。二是排水管网陈旧老化严重。目前,哈市老城区既有管网设施陈旧老化问题较为突出,解放前修建的管线及设备仍在运行,江南城区有217公里老旧管网建于伪满时期和70年代前,占管网总长度的18%,其中道里区现役老旧排水管网就达51公里,亟待加大投入进行系统性的更新改造。
三项工程缓解城市低洼区内涝
据了解,今年哈市投资1.5亿元,对全市老旧排水管网进行改造,重点完成道里区老旧排水管网改造建设,解决区域排水管网设备陈旧老化、排水不畅等问题。哈市在前期已完成的9条街路2.17公里老旧排水管网改造工程的基础上,集中实施三项排水工程,缓解当前城市雨水排解压力。
道里区3.3公里老旧排水管网改造工程。7月在道里区实施的排水管网改造,涉及安升街、安达街、安丰街、安正街、民茂街、民乐街、河清街、河洲街、光华街、共乐西二道街、地工街、康安三道街、新华街13条街路。工程实施完成后,道里区相关路段的排水能力将大幅得到提升,雨天低洼区域内涝问题将全面得到缓解。
新阳路内涝治理应急工程。此路段将新建雨水方渠以及扩建进水调节池。铺设方渠350米,检查井8座。工程实施完成后,将大幅提高区域排水管线输送能力,减少积水面积4.8万平方米,全面解决建国公园、建河街街口、哈药路(新阳路至建国街)3处区域易涝问题。
先锋化工区域内涝治理应急工程。此路段实施先锋桥泵站至化工泵站连接渠3490米排水管道更新改造。其中改造管线长度2690米,双孔方渠长度800米。实施打桩600根、挖土方7000立方米、加工钢筋240吨、绑扎钢筋180吨、打混凝土垫层130立方米、成型方渠100米,打降水井17眼。工程完成后,将全面解决先锋泵站原有连接管线承载能力不足问题,有效缓解先锋桥易涝片、禧龙大市场周边积水排解压力。
2015年21处内涝隐患全部消除
针对城市地下排水管网存在的诸多问题,哈市决定用三年时间,彻底解决城市地下排水管线存在的承载能力不足及陈旧老化问题,到2015年,将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城市排水体系和管理体制,确保主城区污水处理能力达到每日139万吨;污水处理厂出水达标率100%;每秒机排能力达到150立方米;城市排水管网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7.6公里;消除城市21处内涝区域,确保排水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