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5日讯 (记者 王蕊) 5日上午9点12分,随着K1123次列车的汽笛声响起,这趟哈尔滨、海口两头首发的旅客列车至此顺利返回哈尔滨。

从海口出发的黑龙江父子:“就像坐旅游列车一样”
7月2号下午3点40分,在海口火车站待命了12小时的K1123次列车,终于获得准许再次发车的指令。据介绍,K1123次列车全程4429公里,共运行63小时42分,全程共搭载乘客296人。

购买了海口至哈尔滨硬座车票的父子俩。东北网记者 王蕊 摄
9点12分,列车停靠在车站的3站台,在5号车厢下车口,记者看到了刚刚下车的父子俩黄恩丰、黄保民,两人刚放下行李,便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享受着哈尔滨清凉的空气。
“我父亲就是去帮我装修房子的。现在新家装修完毕,这次回家,我俩把能搬的都搬到海南新家。”黄保民笑着对记者说。
原来,两人老家是齐齐哈尔拜泉县的,师范学校毕业的黄保民在2010年被海南省琼海市的重点高中海南嘉积中学海柜学校选中,成为了一名老师,现在黄宝民当上了班主任、校团委负责人,27岁的他贷款在琼海买了房子。
黄保民告诉记者,父子俩对于坐什么车回哈尔滨还产生了分歧。“我想坐飞机,但是我父亲一听说开了海口到哈尔滨的火车,说什么都要坐一坐。可是车票买的晚了,卧铺都卖没了,我俩就坐硬座回来了。”
说起这趟旅程,黄恩丰的脸上并没有露出疲惫,他说,过去也经常到海南看儿子,坐飞机觉得贵,火车又没有直达列车,只能从徐州转一次车,每次到了那都觉得很疲惫。

旅客顺利抵达哈尔滨。东北网记者王蕊摄
“这次真是方便了,下了车就到了海南,不用倒车了,沿途还能经过那么多省份,就像坐旅游列车一样。”黄恩丰说道。
记者从列车长曾凡华处了解到,这车上296名乘客中,可分为4种人群,包括“候鸟族”、大学生、旅游人群和经商人员,由于是京九线上唯一途径哈尔滨和海口的列车,并途径佛山、肇庆、东莞东等车站,不仅服务了黑龙江与海南两地的乘客,更为沿途省份的“倒短”乘客提供了方便。
列车启动8级风浪预警“战备”状态抵御台风
这趟哈尔滨、海口两头首开的列车途经的风景一直是乘客们所津津乐道的。而列车长曾凡华却说,为了能让体验首趟贯穿南北之旅的乘客舒服、安全地抵达目的地,一路上也没顾得上欣赏两边的风景。更让他难忘的是路上经历的一次小插曲。
6月28日从哈尔滨驶往海口的这趟列车虽然逃过台风“温比亚”,列车工作人员本以为返程也会如来时一样风平浪静时,“温比亚”却向K1123次列车展示了它的“余威”。原来,列车坐上轮渡后,开始从海口南岸驶向广东北岸,50余分钟的渡海“航程”使K1123次列车遭遇了10多分钟的颠簸,许多人甚至出现了晕船的反应。
曾凡华说,为了确保车上旅客的安全,列车迅速启动了8级风浪预警。敞开轮渡上的所有救生衣柜,打开全部逃生通道,粤海号、K1123列车全部进入“战备”状态。
“粤海号轮渡底层甲板是敞开式的,列车距离“开口”处的距离不过十几米,轮渡遭遇风浪时,旅客若下车,很可能被卷入深海。为此,我们将硬卧车厢的上铺、中铺旅客集中到下铺,要求全部旅客不得离开列车半步。”
就这样,曾凡华与车队所有人在“战备”状态下一直警惕着台风的“余威”。直到数十分钟后,K1123次重新组合,驶入广东省徐闻站后,车队工作人员悬着的心才渐渐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