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齐齐哈尔
搜 索
齐市中心城区啤酒广场管理标准提升
2013-07-08 08:50:10 来源:东北网-齐齐哈尔日报  作者:路久宽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齐齐哈尔7月8日讯 年初以来,为全面做好”三优文明”城创建工作,市城管局紧紧围绕规范、提升啤酒广场管理标准这一工作重点,强力开展了取缔室外烧烤、规范店外摆桌整治活动,在市区城管部门“聚力、聚焦、聚智、聚情”的有效整治管理下,在炎炎夏日燃起“管理火”熄灭“烧烤火”的喜人局面。

  “破”与“立”中推陈出新

  为彻底破解在啤酒广场管理上年年定标准、年年不达标,年年整治年年效果不明显的难题,各级城管力量聚焦于“啤酒广场”,大会部署、小会强调、现场推进,下决心、下功夫在规范化管理上求实效。改变陈旧管理模式,突破传统标准、突破管理时限、突破整治顽疾,创新思维模式。根据各街路实际情况,对啤酒广场设置与管理均实行弹性模式。在啤酒广场设置上分为全天候设置和限时设置(晚17:00—22:00)两种,标准上要求统一样式、统一围挡、统一遮阳伞,总体要求设施的色调要淡雅清新,给人以凉爽的感觉,围挡上宣传标语与广告要合理搭配,既突出城市管理的要求,又起到商家促销的作用,同时规定餐桌必须设置在围挡内,要备有垃圾容器及排烟设施,严禁超面积、超项目经营,从根本上解决了过去啤酒广场“脏乱外露”问题;在对啤酒广场的管理上进一步强化了管理力量的调整,要求各区在不断强化日常管理的同时,重点加大对中午、晚间管理力量的投入,确保啤酒广场管理的及时到位,使其形成城市管理一道亮丽的地方饮食文化风景线。

  “疏”与“堵”中建立长效

  市城管局本着迎宾街路严控、次干道规范的原则,在多次召开啤酒广场专题会议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制定了《中心城区啤酒广场(店外摆桌)设置管理办法》,在审批源头上予以控制,向中华路、中华东路、中华西路、工建路、劳卫路、丰恒路等重要的迎宾街路及场所周边坚决不允许审批啤酒广场,经严格筛查确定中心城区有47条街路299家可设置啤酒广场,其他街路一经发现坚决取缔。特别是过去劳动路、工建路、广信路、东四道街、双华路等处存在的室外烧烤扰民问题,在近期各区定点看守和重点整治的高压下,啤酒广场棚前摆放烤盒、家庭式烧烤、卖肉店外摆桌等各种形式的室外烧烤现象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市民投诉啤酒广场噪音扰民、室外烧烤污染环境等问题大幅减少。

  “管”与“罚”中提升标准

  在啤酒广场的管理上,各级城管部门高度重视,把目标细化到每条街路、每个商家;把责任明确到每个部门、每个城管员;把要求具体到每个阶段,每个环节,并以定期对标的形式检验实际管理成果。成立了由市城管执法监察支队及三区执法大队共同组建的啤酒广场领导小组,公开举报电话。在此期间,各级部门采取无空隙的全天候管理,突出节假日、夜间等重点时段和市民诉求多、领导关注大、媒体曝光频等重点问题的强化管理。无论支队还是大队都设有定岗管理人员,弱势时段坚持人员不减、岗位不撤。为进一步提升管理标准、坚持长效,市城管部门对已设置的业户采取“抵押金”的办法;对不按管理要求设置的业户,加大处罚力度,没收烧烤经营用具;对拒不受管的经营业户采取多部门联合执法。据不完全统计,共清理未经审批私自摆桌400余处,没收烧烤经营用具80余件。

  “宣”与“教”中赢得支持

  在啤酒广场设置伊始,市城管局就以宣传工作为着力点,执法中体现人文关怀,强化教育、重视宣传。适时的将管理要求、管理标准、管理成果及推进情况通过媒体进行大篇幅宣传,最大程度的将管理须知传递到每个商家业户。对于百姓的来电来访认真受理,及时为百姓答疑解惑。上半年共受理群众关于啤酒广场方面的举报案件60余次。处理率为98%以上,使市民理解率、满意率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