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10日讯 (记者 赵海)牡丹江市在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创新“6+X”标准化工作体系,加强行政效能标准化建设,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开展“纪委领导集中接访”活动,广泛听取民意诉求,从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入手,及时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面临的实际困难,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提升行政服务效能 完善制度标准体系
在牡丹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服务大厅,市民董虎斌对记者说,他是大庆师范学院的应届毕业生,今天来人社局了解有关大学生就业、档案管理以及替母亲咨询一下有关退休政策、办理手续等问题。这里的工作人员就他提出的问题,详细的解答了办理相关手续的程序,具体到去哪个科室、预备哪些资料,并明确的告诉他,如果手续齐全,当天即可办理完毕。
把权力关进笼子,秉承“用标准管人、管事、管长远”的原则,牡丹江市在全市推行了行政效能建设标准化,建立了“岗位职责、制度标准、依法规范、流程控制、监督评价、成果运用”六大工作标准体系和“根据自身服务特性延伸拓展创新工作”的“6+X”模式,各级干部和工作人员行动有了标准,工作落实执行的效果有了评判的依据,权力运行得到了规范,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推行行政效能的标准化,让老百姓明白办事程序,了解办事的时限,知道办事的结果。通过实行标准化管理,在牡丹江市逐步建立了以规范权力运行为核心,以政务公开透明为重点,以绩效考评为动力,以督办检查为保障的机关标准化管理体系,行政审批程序、时限减少三分之一,人民群众满意指数进一步提升。
牡丹江市人社局养老保险科工作人员闫立群告诉记者, “行政效能标准化”的实施,把以前工作中的“指示管理”向“制度管理”转变,由“凭经验办事”向“凭标准办事”转变,由“粗放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工作条理清晰,办事效率明显提升,各个科室的职责明确,杜绝了推诿现象的发生。
规范权力运行 听取民意诉求
牡丹江市在推行行政效能建设标准化进程中,明确了权力行使的内容、范围、程序、力度和时限,以制度的形式清晰、明确地规定了各部门、各岗位的行政职责和履职标准,统一了行使权力的流程,科学划分了裁量标准,最大限度地压缩了权力行使的自由度和随意性。标准化体系中自有的监督评价标准,把考核作为制度凝固下来,使权力运行始终处于考核之中。标准化的公开性,在保证公众知情权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公众对权力的监督意识。
今年6月1日至6月21日,牡丹江市开展了“关注民生、服务群众、转变作风、凝聚民心”为主题的“纪委领导集中接访”活动,受理群众来访126人次,其中,市纪委领导亲自接待44批69人。反映的问题全部得到了办理。开展全市机关风纪大检查3次,发现问题30余起,对相关违纪人员进行了处理。在“为民解难题,检验执行力――局长一线通”活动中,邀请16个职能部门的一把手,倾听民声,为百姓解难题100多件。围绕违法违规征地拆迁、民生资金使用、饮食卫生安全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了专项检查。同时,广泛听取民意诉求,设立行风热线,受理群众投诉咨询5015件,回复率100%,投诉解决率96.5%。
牡丹江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沙广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推行行政效能建设标准化,是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的需要。依法行使权力、规范权力运行是建设廉洁、高效、服务和法治政府的保证,也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重要保障。推行行政效能建设标准化,将进一步提升权力行使的科学性、严肃性、公开性,保障公共权力规范有序高效运行,实现效力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