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7月12日讯 11日是第24个世界人口日。我省自2010年实施“惠家工程”,目前已使其成为我省人口计生部门关注民生、服务民生、发展民生、保障民生的重要平台,已直接惠及全省近2/3人口,成为全国人口计生工作职能转变的重要示范和独具特色的龙江品牌。
“龙江幸福宝贝”幸福了家庭。全省依托人口计生服务机构开展了集倡导、培训、咨询、服务、随访等于一体的促进儿童早期发展的公共服务。以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为主要载体,深入倡导婚前医学检查、孕前健康检查;在重点高危人群中实施了远程优生咨询,提供再发风险分析服务;每年都对1万多个家庭进行入户指导,入户指导率保持在60%左右;每年开展课程培训2500多次。目前,全省各地自办、联办早教机构已近900家,项目受益人群累计达50万人次以上。
“生殖健康促进”呵护了家庭。在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方面,全省逐步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和咨询服务网络。80%以上的中小学普遍开展了包括国情国策、青春期卫生等方面内容的教育活动;95%以上的大中专院校开展了“绿丝带青春健康”主题教育活动,同时,注重大学生意外妊娠志愿救助服务机构建设;各地充分发挥人口计生服务阵地、教育咨询网络和健康人格大讲堂等载体作用,为广大青少年及其家长提供个性化服务。2012年年初,省人口计生委又把开展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作为工作重点,目前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已实现了全省乡村全覆盖。
“计生关怀关爱”温暖了家庭。全省全面启动了生育关怀基金募捐工作,为目标家庭提供发展支撑。省人口计生委、省计生协等部门联合发起旨在帮扶计划生育特扶家庭的“温暖行动”,每年帮扶资金达1000多万元;积极开展“幸福微笑”活动,为唇腭裂患者免费进行了修复手术;组织开展“生育关怀——孕育援助行动”,为不育不孕夫妇进行免费服务;实施“新农村新家庭计划”,普遍建立计生家庭生产联合会,注重帮助妇女自主创业;推动新农合、新农保制度与人口计生政策衔接,使计生家庭优先分享到改革发展成果;探索完善了流动人口“三级网格”管理模式,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免费技术服务率达到80%以上。
“阳光计生维权”保障了家庭。省人口计生委与省政府督办室等部门加强了人口计生奖励政策的落实督办,截至2012年年底,全省奖励费兑现当年和清理拖欠4.25亿元,当年兑现率100%,清欠率过半;进一步完善人口计生投入保障机制,提出了“区别对待、分级负担”和“改革体制、分类解决”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年老一次性补助问题的建议;实行服务承诺制,贯彻便民服务8项措施,促进计划生育证件村(居)代办、一站式、“一卡通”、“一证通”、网上预约等便民服务;以“千村(居)示范”活动为载体,推动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和诚信计生,创建了62个国家级和300个省级示范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