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12日讯(记者 赵海) 黑龙江省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对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开展经济、干部、人才、教育、卫生等领域全方位援建工作,有效促进了该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三年共提供项目援建资金7885万元,比规划资金多投入1166万元,目前已到位资金6821万元,已建项目成效明显。
规划先行科学谋划援疆工作
根据富蕴县县域实情,找准制约跨越发展的瓶颈问题,编制了援疆总体规划。“十二五”期间,将14873万元援助资金科学合理用于住房保障、工业园区建设、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及干部、人才、就业培训等方面。成立富蕴县对口援疆工作领导小组和黑龙江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富蕴分指挥部,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对项目规划、干部人才管理、工程监督、产业协调等进行统筹安排,确保援疆工作按照规划有序推进。在规划动作外,争取到计划外援建资金3200万元,黑龙江省、市工会、司法等部门向该县对口部门无偿捐赠资金、物品共计350万元。
民生优先高效推进项目建设
按照“援建资金优先投向民生领域”的要求,筛选确定了一批涉及面广、受益人多、群众最急需的民生项目,三年共提供项目援建资金7885万元,比规划资金多投入1166万元,目前已到位资金6821万元,已建项目成效明显。投入援建资金1400万元用于哈拉吉拉灾后重建和城北防洪渠两个试点项目,有效解决了受灾群众住房困难,彻底根除了县城因暴雨、融雪性洪水造成的灾害。将“两居”工程作为民生工程援建重点,五年规划完成5700多户,到今年年底将完成5100多户,将解决两万多农牧民的生产生活问题,改善了他们的居住条件。按照每户补助1万元的标准,目前已完成安居富民2749户、定居兴牧630户,今年将援建安居富民1100户、定居兴牧680户。同时,投入援建资金322万元,援建10个村级(社区)组织阵地,极大完善了基层组织阵地,充分满足了村(居)民学习、培训、娱乐等需求。另外,由黑龙江省提供计划外资金3200万元援建的恰库尔图派出所、民俗文化活动中心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建设项目正加快推进。
产业对接积极促进合作共赢
针对富蕴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结合当地小浆果、牛羊肉等优势农业资源,将小浆果种植和深加工、牛羊肉企业合作作为产业对接重点。已同东北林业大学苗木研究所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引进黑龙江省优良小浆果苗木270万余株;积极促成尚志绿野公司与吉田公司达成合作协议,为小浆果深加工提供技术支持;做好龙江元盛食品公司与富洋食品公司就牛羊饲养和牛羊肉深加工等方面的技术合作。为加快富蕴工业园区发展步伐,依托黑龙江省传统工业基地优势,齐齐哈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富蕴工业园区已结成帮扶对子并签订了合作协议。同时,正积极将富蕴工业园区冠名为黑龙江富蕴工业园区,目前,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已同意冠名工作,待签定协议后将在园区规划、产业链延伸、投资融资、项目建设、人才培训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同时,援助494万元实施了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援助500万元用于园区企业创业服务中心建设,目前已完成主体四层建设,届时将对增加园区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外来投资者创业成功率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人才为本切实提供智力支持
将智力援疆作为提升当地干部人才素质的重要捷径,大力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两大战略。按照“因需定岗”原则,充分发挥齐齐哈尔市2批35名援疆干部和人才的“传帮带”作用,援疆干部在农业产业化、园区建设规划、企业经济运行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16条;援疆医生实施的不加压泌尿系造影等10余项临床手术填补了该县多项医疗空白;援疆教师创造性地开展了旅游职业教育、高考专题讲座、送教下乡等活动;引进15名计划外的专业技术人才在各自岗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培训好“走出去”的人才,选送157名大学毕业未就业学生和444名初高中毕业未就学学生赴黑龙江省进行再深造和技能培训,有效解决了学生就业问题;组织61名教育系统和32名卫生系统专业人才赴黑龙江省进行专业培训,有效提高了教育、卫生专业人才的业务水平;派出252名党政干部赴黑龙江省进行学习或挂职锻炼,提升了综合素质。
“少数民族普通高校毕业生赴对口援疆省市培养计划”自2011年启动以来,富蕴县共选送157名学员赴黑龙江省培养。第一批第一期69名学员已学成返乡并走进工作岗位,岗位涉及社区、村镇规划、畜牧兽医、文化广播、财经核算、农业发展中心等领域。培养的学员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够迅速进入工作角色,不仅能快速找到基层工作切入点,而且能够深刻认识到家乡与援疆省市存在的距离与差距,更加明确未来自身学习及工作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