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7月15日讯 在哈尔滨市街头,时不时会在出租车尾部的电子屏上看到通河县的商品房售卖广告,坐上出租车,电台里售房和地产招商广告也不绝于耳,通河县广泛的售房宣传在省城引起了波澜。这个距离省城近200公里的县城房地产开发真的那么红火吗?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赶往通河县对房地产情况进行深入调查。
在建楼热闹售楼处冷清
近日,记者坐了三个多小时的长途汽车到达通河县城。
汽车行驶在通河县松花江大桥上,远远望向松花江北岸的通河县城,江边沿线建完的或在建的高楼耸立,从大桥向西侧延展过去。汽车驶进县城,也到处是塔吊林立,施工正忙。
政通大街(原名通江大街)从市中心延伸到江边,江边建有大广场,广场立有风帆式巨大雕塑。走在这条大街上,不时的就会看到围着防护网的在建楼房。
通河县第一中学位于政通大街和蓝省街交口处。学府名苑亦在此处,与中学隔道相望。学府名苑一期已于去年入住,二期有规划,但是未曾开建。进入到小区内部,地面到处是砖头和瓦砾。人行步道板没有铺完,小区内的道路也没有建,到处是光秃秃的,不见花草不见路灯。几栋楼的很多房间没装修,窗户上多见出售或出租的纸条,位于临街的门市房也大都空置着,远远望去,崭新的大楼矗立在垃圾堆上。小区里鑫鑫学府超市业主说:“现在开发商也不知道跑哪去了,谁知道啥时候修路呀,没有居民,超市的商品也卖不动啊。”
在松花江边,在建的楼盘更多。这些楼盘销售情况如何呢?水岸名苑位于铧子山大街和杜鹃街交口处。记者以买房者的身份走进了水岸名苑的售楼处,偌大的售楼处内竟然一个购房者都没有。店内仅有的一名售楼员告诉记者,楼盘商品房均价在每平方米3280元左右,自去年开盘以来售出不到一半。据他讲,当初开发此楼盘的销售目标人群是县内的富裕农民,但是实际情况与预期相差甚远。
记者随后所走访的几个在售楼盘售楼处基本上是冷冷清清。
在建楼盘销售如此冷清,已建完楼盘入住情况又如何呢?当天晚上七八点钟,记者来到江边走访。江边的众多已建完高楼轮廓灯十分明亮,与江边公园的路灯一起,把江边一带打扮得流光溢彩。然而细看楼盘的各个房间,亮灯的并不是很多。
在多层住宅江畔花园小区内,没有路灯,绿化也相当简单。走路得靠一楼门市透出的微弱的灯光照明。细看每栋楼房,亮灯的也不多。整个小区黑洞洞的,行人少见,显得阴森森的。
配套不到位生活不便利
大规模开发建设,改变了通河小城的面貌,但生活其中的居民生活并没有感到多大的变化。
中午,政通大街上行人稀少,街两侧的店铺内也少见顾客。走不了多远,就会见到有店面出售出兑。记者问一家服装店的老板娘:“人这样少,能挣到钱吗?”她答到:“挣啥钱呀?就是维持。”
政通大街向东没多远是金街,被称作通河县万米步行街。街两侧的门市大都大门上锁,开门的少见顾客,有的门市则被改成了车库。谈起生意状况,一店铺老板连连摇头:“现在每个楼盘都有门市,店铺间竞争激烈。通河就那么一点儿人口,工资又不高。门市这样多,东西卖给谁去?”
店主有烦恼,入住新楼房的居民也并不十分顺心。在学府名苑,记者遇到接女儿放学回来的王女士。王女士告诉记者,学府名苑到目前还没有通过建设部门的验收。但为了女儿上学,她家去年11月份拿到钥匙后经过简单装修就住了进来。住进来后,发现生活十分不便。路没修,绿化也没有。由于入住率不高,菜店和仓买都没有开,买个菜啥的要走很远的路。雨季就要到了,她非常担心到时会到处泥泞,出不了门。她还告诉记者,之前她和邻居一起找过小区物业,但是物业一直叫等,也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
旁边一位男姓小区居民则接过话头:“开发商到处投资开发建楼,而现在房子销得没有前两年好了,回笼资金慢了,咱普通老百姓只有等了。”
通河的房子卖给谁?
通河的房子建了多少?这些房子卖给谁?通河的房地产开发能持续吗?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到通河县建设和发改等部门寻找答案。
通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赵华告诉记者,据初步统计,通河县城区内目前存量房约280万平方米,其中楼房约230万平方米,未改造平房约50万平方米。通河县城人口约6.4万人。人均住房面积四十多平方米,远远超过目前全省人均住房面积标准。
当前,正在建的楼房面积有50万平方米,到年末将达到70万平方米。松花江大桥东侧建松江小镇正在招商开发,光土地面积就有50万平方米,预计楼房建设面积可达80万平方米。明后年,这些楼房全部建成后,通河县房屋存量可猛增至430万平方米。
在大街上,记者坐上一辆出租车,谈起通河县的房产开发和房价,司机宋师傅说,通河县房产开发最红火的时候是2008、2009年,有几十个楼盘在同时建设。当时周边的砖厂红砖都供应不上了,砖价也水涨船高。通河县的房价也从那时被炒了起来。今年只有十几个楼盘在建设,但是房价没有降的迹象。宋师傅说,每平方米三千多元的价格对于普通居民来说,显得很高了。
本县居民难堪其用,通河县又把眼光挪向区域外。2011年3月通河县出台了“吸引外来人口优惠政策”及其“实施办法”。根据这项政策,通河县简化了“入城”手续,并承诺对符合一定条件的购房者提供每套房最高1万元的奖励。
记者从通河县外来人员进城服务办公室了解到,自该政策出台以来,三年多时间,共有1803人来此办理长住手续,其中县农民进城落户871人,外地购房者932人。很显然,通河县的“优惠政策”收效甚微,外地的购房者并没有拉动通河的房地产市场。
在哈尔滨市,当很多市民在被记者问到是否想去通河买房时,都表示没有这方面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