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就业
搜 索
哈尔滨千方百计帮大学生就业 开发就业岗位3.86万个
2013-07-16 13:55:42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任宝鞠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哈尔滨通过举行各种规模的招聘会,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架桥铺路”。苏强 摄

  黑龙江日报7月16日讯 今年,我省大中专毕业生总量为25.3万人,哈尔滨市行政区域内预计接收毕业生8万余人,较2012年增长6.7%,创历史新高。

  面对“史上最难就业季”,哈尔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着眼更高质量就业目标,主动找准着力点,积极落实政策,拓宽就业渠道,创新服务模式,全力以赴打赢高校毕业生就业这场“攻坚战”。

  今年上半年,这个市共计开发就业岗位38677个,见习岗位7555个,达成就业意向58762人次,组织6256名大学生参加创业就业培训,全市就业局势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落实政策引导就业

  哈尔滨市通过鼓励多形式灵活就业、鼓励中小企业吸纳就业、引导基层就业、落实创业政策等措施,强化政策扶持,力求政策效应的最大化。

  对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灵活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提供人事代理、劳动保障服务。

  对符合条件的加工型企业在新增加的岗位中新招用高校毕业生,3年内按实际招用人数予以定额扣减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

  大力开发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统筹实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市级以下机关特别是县乡机关招录公务员,录用计划主要用于招收应届高校毕业生。

  高校毕业生创办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注册资本降低到3万元,开办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的允许零出资。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依次扣减当年应缴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符合条件的创业高校毕业生可在创业地申请不超过1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属于微利项目的可享受贷款财政贴息。

  挖掘岗位推动就业

  这个市积极打造政府促进就业平台,建立了项目建设与高校毕业生就业联动机制,发挥项目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作用,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

  发挥产业园区和项目建设拉动就业作用。建立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建设与高校毕业生就业联动机制,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实施“高校毕业生优先储备吸纳”战略,鼓励和引导园区企业和项目建设单位优先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2013年哈市产业园区和项目建设单位开发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1343个,需求高校毕业生6589人,比去年增长37.9%。

  发挥非公经济吸纳就业主渠道作用,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民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2013年开发民营企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21449个,比去年增长82.1%。

  发挥就业见习缓解就业作用。依托哈飞集团、哈东安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发展建立见习基地300余家,向高校毕业生提供7555个见习岗位。去年以来新增见习高校毕业生3100多人,累计组织1.01万名高校毕业生在见习基地进行就业见习,见习期满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多元服务牵动就业

  实施“双百日”就业促进计划。上半年,面向离校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施“百日洽谈对接”计划,主要开展现场和网络就业洽谈、基层服务项目招募、就业创业指导等公共服务;下半年,面向离校后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百日公共服务”计划,主要开展咨询指导、实名制登记、培训实训、创业指导等服务。

  在百日洽谈对接中,坚持“去送人”、“敞开门”、“利用网”,通过多元服务,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架桥铺路”。(

   “去送人”就是由就业指导专家、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组成就业创业指导和人才招聘团,进校园送政策、送岗位、送指导、送培训、送服务。同时,和高校合作有针对性地组织毕业生参加各类专场招聘会,为大学生就业助力。通过组织多场校园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1万多个,达成就业意向5600多人;提供见习岗位5873个,意向登记7114多人次。组织专家采取座谈、报告会、现场就业指导等形式,深入高校和大型招聘会现场提供就业培训和政策指导咨询服务。

  “敞开门”就是全天候开放人才市场,天天开门办现场实体招聘会。人才招聘现场大厅全天候接待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单位随来随招,人才随来随荐。哈尔滨中高级人才市场、哈尔滨人才市场全天候开市,组织1400多家用人单位与高校毕业生现场交流洽谈,需求18556人,入场交流67311人次,意向性登记28977人次。

  “利用网”则是利用“哈尔滨人才网”、“哈尔滨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环渤海人才网络联盟”,构筑资源共享平台,拓宽就业空间。今年以来,共举办网络招聘会5场,参会企业1577家,提供岗位6368个,点击率50余万次。

  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创业工程”。强化小额担保贷款和创业、培训、实训、孵化场租补贴等各项高校毕业生创业政策的落实,及时为创业高校毕业生提供人事代理、开业指导、申办企业和享受创业扶持政策的便捷服务。

  打造“政校企”联合体。依托哈尔滨技师学院、哈尔滨劳动技师学院打造“政校企”联合体,分别面向江南、江北高校打造高校毕业生培训实训、就业服务、创业孵化三个平台。目前,江北已与12所高校、118家企业,江南已与24所高校、112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培训了8000多名在校大学生。依托哈尔滨技师学院,最大化盘活优化资源,筹建具有创业孵化、研发加工、公共服务为一体的总面积达3.84万米的全市首家大学生创业孵化园。

  发挥就业宣传的舆论引导作用,引导社会、高校、家长和学生树立新型就业观和成才观,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形成全社会重视、关心和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合力。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杨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