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安达市搭建乡村便民服务体系 打造群众满意工程
2013-07-18 17:53:16 来源:东北网  作者:张锐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19日讯 (记者 张锐) 安达市紧紧围绕服务群众创新工作载体、拓宽服务渠道,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全市率先建立了乡(镇)、村、屯三级联动、覆盖广泛的便民服务网络,有力地破解了老百姓办事摸不到门、找不着人、三趟四趟办不完事的难题,把党和政府高效率的服务送到群众中间,在党员群众之间架起了“连心桥”。

  架“连心桥”构建农村便民服务体系

  安达市着力把党和政府高效率的服务送到群众中间,建立起了乡、村、屯三级服务网络,有力地破解了看病难、就业难、吃水难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目前,14个乡镇的便民服务中心已全部投入使用。

  在乡镇设立便民服务中心,把计划生育、综治信访、新农合、民政及社会保障、国土建设等服务项目全部统一纳入服务大厅,实行“一站式”服务。服务中心把便民服务内容、办事流程、办事标准、工作人员等情况统一公布上墙,做到“六公开”,使到中心办事的群众一目了然。

  在村里设立便民服务站,方便群众往来办事,主要为群众提供各种证件事项办理、事项代办服务,确定包村干部为代办人,并接受群众对政策、科技等信息的咨询。当群众不方便去便民服务中心办理事项时,由包村干部负责每周一到镇上便民服务中心统一办理。

  在屯上设立便民服务点,主要为偏远地区群众提供民事代办服务,每个屯落实1名懂业务、乐于为群众服务的“热心人”担任便民服务联络员,由联络员负责收集群众诉求并向上转达,真正使便民服务中心的各项服务理念深入人心。

  亮“党员牌”转变工作作风

  便民服务中心的建立,有效地整合了乡镇职能站所的资源,深化了乡镇党委、政府为民服务功能,使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在便民服务工作中,积极引导广大党员亮出“党员牌”,变被动受理为主动服务,不仅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还通过向群众提供政策咨询、扶贫解困等各种服务,树立了亲民政府的新形象,深受广大群众好评。

  党员干部作风转变了,对群众的服务更加地科学到位,在增强干部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为民服务意识的同时,又得到了群众的满意和信赖,不仅提升了党和政府的亲和力,还达到了党员干部与服务对象“双赢”的效果,使便民服务中心成为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的“示范地”。

  奏“和谐曲”提升工作效能

  乡镇的便民服务中心、村(屯)的便民服务站(点),在服务群众的同时,极大的提升了工作效能,不仅使群众的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同时也能让领导干部抽出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乡镇村经济社会发展上,为群众增收致富创造条件。

  2012年12月的一天,安达市火石山乡三胜村农民任喜德家不慎失火,屋内家电、衣物等贵重物品全部烧毁,家属到便民服务大厅向民政部门请求救助。当时民政助理就向市民政局打报告,随后就给该农户送去了4套被褥和一些衣物,以及2000元救灾款和4袋米面,解决了吃穿住的燃眉之急。该农户还在便民服务大厅办理了房屋重建手续,并咨询了如何给房屋上保险的事。

  同时,各乡镇的便民服务中心都结全本地实际,对代理服务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使便民服务工作更加丰富、全面。安达市把党组织党员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达到了对普通群众实行“菜单式”服务,对困难群众实行“主动式”服务,对受理事项实行“全程式”服务的目标。

责任编辑:杨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