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伊春
搜 索
伊春市汤旺河区干部教育培训亮点纷呈
2013-07-19 08:47:04 来源:东北网  作者:郑跃志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19日讯 近年来,汤旺河区创造性落实“大规模培训”党员干部的工作要求,调动各种有利资源,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促进全区党员干部培训工作亮点纷呈。

  覆盖面广。一是领导干部重点培训。通过调训、选派学习、重点班次培训等方式,突出抓好部门单位党政“一把手”培训,着力打造一支能力强、素质高、作风好的领导干部队伍。二是后备干部全员培训。将全区所有50岁以下的在职科级干部和全部科级后备干部、大学生场官纳入培训范围,进一步把培训面向全体干部覆盖。目前,仅干部夜校就累计培训干部2500余人次。

  工学两促。坚持“轮训制”为主“首季推进制”为辅的原则,科学抓好短期培训和大规模培训。一是坚持“首季推进制”,及时抓好零散培训。抓住首季度农闲、部署性工作紧凑的特点,在第一季度完成上级会议精神、新理论和创业技能等培训任务,提高培训时效。二是坚持“轮训制”,分类推进大规模培训。充分考虑党员干部工作性质、生产繁忙、春秋“两防”等因素,安排学员班次,保证同一单位党政一把手不在一个班次。同时,充分发挥“夜校”的特点,坚持每周一至周五晚上3个学时,周六白天不少于6个学时,周日上午3个学时,单轮培训累计高达72学时。

  师资更强。建立了以区委党校教师为主体,以“土秀才”、区委常委、市内专家学者、省外名师为补充的“一加四”师资队伍。一是推出“土秀才”。组织“乡土人才”到夜校,就旅游业发展和项目发展传授技术,指导实践,增加培训“信度”。二是邀到“领路人”。区委常委到夜校培训班,以召开“恳谈互动”的方式,帮助学员解读上级精神、区委决策,推进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做到有问必答、有惑必解,增进互信,推动工作,提高培训“实度”。三是请来“上专家”。定期邀请市委党校、有关高校和外来游客中的专家学者授课,系统讲解政策时事、发展走向,提高培训“高度”。目前,“土秀才”、“领路人”、“上专家”在干部夜校讲课达到100余人次,先后有中科院学部委员、哲学研究所所长李景源、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策划一所所长李玲等高水平的专家为“夜校”学员做了专题讲座。

  方法灵活。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不断丰富夜校教学内容,综合运用讲授式、研讨式、情景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积极推广电化教育和远程教育,突出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等培训,用科学理论武装干部;紧扣国家公园和旅游名镇中心任务开展专题学习;服务三次创业,强化产业发展技能培训。同时,围绕“加强企业管理”、“发展职工家庭经济”、“多读书、善读书、读好书”、“我为国家公园献一策”等深入开展系列主题实践16次,激发的参学积极性,提升了培训效果。

  管理严格。一是严格“双百分制”。在平时考核中,购置了指纹机、制定学员座位简图,把学员分成若干组,要求学员定时签到、定点就座、定组开展活动。通过课前、课后双点名,课间巡视多抽查,确保了参学率和室内秩序。在考试考核中,采取闭卷考试、全程摄像监控、试后封闭阅卷的方式,坚持把好结业关,确保学习质量。二是严格“补学制”。制定严格的评价体系,分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档对学员学习情况评价。考核低于规定分数以及达不到学时规定的学员,参加下一轮培训。三是严格“档案管理制”。建立了学员培训档案,指定专人定期完善相关信息,如实记录学员参学及奖惩情况,为干部使用提供参考。四是严格“民主测评制”。制定了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干部夜校培训后通过发放测评票的方式,向学员征求对授课教师及授课内容的意见建议,努力提升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建设。

  效果明显。通过对党员干部的学习培训,一是以理论武装为首要任务,强化学风,促进了“比、学、赶、帮、超”良好浓厚氛围的形成,全面掀起了干部学习新高潮。二是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增长了党员干部的知识,增强了党员干部对党对组织的深刻认识,造就了一批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中青年领导干部,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和工作执行力。三是以提高引领发展能力为基本要求,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勤政为民的务实精神得到明显加强。使不少干部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如何对待工作、如何对待人生作了深刻剖析,转变工作态度,做到敬业工作不讨价、遇到困难不避让、服务群众发展不务虚。四是以拓宽培训渠道为突破口,在探索办学方式和方法上积累了新的经验。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