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齐齐哈尔7月24日讯 为安排部署规范行政执法检查和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工作,今天上午,全市实行行政执法检查审批和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工作动员会议在市党政机关办公中心召开。今后,我市将通过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执法检查审批制度,推行收费和执法检查网上公开,使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执法检查更加规范合理,并以最直接、最便捷、最透明的形式,将收费和执法检查信息在网上平台向社会公布,实现信息资源的互通共享,既能有效规范部门收费和执法检查行为,又能为企业和投资者创造公平、公正、优质的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
市领导郭新双、马占江、郝明哲出席会议。
北三区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有关中、省、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全市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其工作机构人员,全市大中型企业和民营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同时,其他县(市)区委、政府的主要负责人在各自分会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占江主持。
会上,副市长郝明哲宣读了《齐齐哈尔市实行行政执法检查审批办法》和《齐齐哈尔市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工作方案》。
按《齐齐哈尔市实行行政执法检查审批办法》,市委、市政府决定对企业行政执法检查活动实行网上审批,对包括市及区行政执法部门到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涉及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处罚、行政给付等方面的执法检查活动进行审批与报备,并及时将对企业执法检查工作情况(结果)在市政府门户网站“执法平台”上进行公开。按《齐齐哈尔市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工作方案》,市委、市政府决定对全市行政事业性收费包括全市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其它组织和单位的所有收费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和集中规范。通过全市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逐项摸清收费依据、收费标准、收费总量和收费流向,对需要保留、修改、废止的收费项目和标准作出认定,并将保留的收费项目和标准上载市政府门户网站行政事业性收费平台,实现收费许可、收费、查询、监管网上运行,推进权力公开。
市委副书记、市长郭新双对在全市开展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工作和建立行政执法检查审批制度,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要求全市上下迅速行动起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健全机制,按期完成这两项工作任务,切实规范权力运行,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郭新双指出,要充分认识开展两项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此次开展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实行行政执法审批制度,推行收费和执法检查网上公开,是继我市实施“三集中、三到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设网络执法平台之后,对收费和执法环节的又一项重要改革。要认识到开展这两项工作是推行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是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是防治腐败的重要保障。
郭新双强调,要突出重点,抓好关键环节。一是要打好两项基础,即清理核准收费和执法检查事项、建好行政事业性收费网上公开平台和执法检查网上审批平台两个平台。在收费方面,要严格按照有关政策和法规,逐项审查收费部门、收费项目、收费依据和收费标准,决不能为了个别部门的利益而损害百姓利益;在执法检查审批方面,也要对所有的执法检查项目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核准,确保执法检查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切实杜绝随意性和乱检查。要依托政府门户网站,通过科学设计程序,优化运行流程,抓紧建立集收费、公开、监督、举报于一体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网上公开平台,实现收费许可、收费、查询、监管等工作全部在网上运行,同时也要抓紧建立执法检查网上审批平台,推动收费和执法检查的公正、透明、高效。二是要注重信息上载效率、保证使用效率两种效率,确保信息上载不延迟、不落项;方便企业和群众查询、比对和举报。三是要抓住约束主体行为、调动客体参与两个对象,对此次涉及到的收费和执法检查单位要全面清理,将各项收费和执法检查都列入清理规范范围之内,决不允许面上搞一套,暗里再搞一套;调动公众参与平台建设的积极性,在维护好自身利益的同时,主动利用平台揭露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提高两个平台应用的互动性和实效性。
郭新双指出,要强化组织领导,确保目标任务落实到位。一是要明确职责,形成合力。各责任部门要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密切协作、合力推进。二要是坚持标准,高效推进。各相关部门特别是“一把手”要亲自组织实施,细化推进措施,严格按规定程序和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三是要加强督办,全程监管。实施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同时实施系统监督,把行政管理方面的各项监督机制有机整合,形成行政监督、执法监督、收费监督、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监督一体化监督机制,建立立体化、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四是要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做到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监督有力、管理到位,发挥好制度的刚性约束作用,使收费和执法检查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就如何落实贯彻落实会议精神,马占江要求,要认真组织学习,提高思想认识,迅速启动工作;把握关键,坚持工作标准,精细高效推进;明确责任,强化督导检查,形成工作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