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26日讯 上半年以来,七台河市农委以实现农业加快发展、农村稳定繁荣、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打出六套“组合拳”,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打实农民增收基础。面对严重的春涝、气温低、回暖晚等不利局面,全力抓好“抗春涝、保春种”,截至5月底全市大田播种全部完成,水稻在6月前全部完成插秧。截至6月12日,从苗叶龄上判断,苗情是近几年来最好的一年。优化种植结构,玉米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8万亩,大豆面积比上年减少15万亩,水稻种植面积27.61万亩,去年水改旱的地块今年全部恢复为水田。为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从2月下旬开始,组织科技人员先后深入乡镇、村屯进行水稻扣棚、育苗、活雪散墒抢播等各项技术指导,直接和间接培训指导农民上万人次。
优势产业初具规模。全市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2.85万亩,棚室果菜面积计划新增2.5万亩,目前已经落实棚室面积1300亩。特色经济作物逐步向规模化、集群式发展。渔业发展势头良好,渔业放养面积完成774050亩,休闲渔业完成4480亩,无公害养殖完成56920亩,驯化养鱼完成5700亩。
提升产业化水平。落实四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推进项目,黑龙江雪鸟食品有限公司项目近期投入运行,下半年项目将累计完成总投资15550万元。勃利县五方种猪场新建1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及年屠宰加工生猪20万头项目总投资11930万元,预计12月完成工程建设。黑龙江盛昌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项目设备已到位,江西正邦集团在金沙新区的生猪产业化项目开工建设。在哈洽会上,五方种猪场的猪肉系列产品、三胜合作社的有机杂粮等赢得众多中外客商青睐。1-5月,全市农产品直接出口额实现348.1万美元,同比增长37.12%。
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有280个以上,全市土地流转总面积为103.9万亩。深入推进农业保险工作,今年预计完成农业保险参保面积210万亩,并积极开展农村人身保险。各区县“强镇扩权”改革初见成效。多渠道组织劳务输出,截至5月末,全市已转移75748人外出务工,实现劳务收入48201.4万元。
助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各项政策向中心村倾斜,并申报了包括农田设施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等50个项目,已有7个项目开工,总投资350万元。市级重点村建设中,红光村新建的8栋2万多平方米农民公寓7月竣工,红胜村的特色观光农业项目预计10月份一期工程完工,长兴乡以土地置换的形式在乡政府所在地建4栋农民公寓项目已与开发商达成初步协议,宏伟镇富山屯向宝山屯搬迁工作初步完成。
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上半年,全市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共出动执法人员640人次,车辆110车次,受理和查处案件9起,罚款4万元,确保了春耕生产顺利进行。加强农产品市场检测,上半年共抽取样品1000个,合格率达99%。加强信访维稳工作,上半年受理纠纷4起,农民得到8万元补偿。农业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广校中专招生113人,超额完成省校下达指标。加强农业信息服务工作,上半年共接打12316“三农”热线1250余次,专家解答500余次,热线联系农技服务车下乡现场咨询服务达17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