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鹤岗
搜 索
绥滨“工业之翼”渐丰满
2013-08-01 10:08:04 来源:鹤岗日报  作者:耿向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七月骄阳炙烤着大地,在绥滨县与时下气温一路飙升的是各大产业项目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

  在第二十四届哈洽会上,绥滨县签约19个项目,签约总金额达到23.95亿元,位居全市第二位,创造了历届参加哈洽会的最好成绩,这些项目有跟进、有开工……

  新建、续建以及承担全市“三个十”重点项目,一个个特色产业日渐丰满……

  招商引资势头强劲,项目建设持续升温,一个个大展宏图的希望在绥滨这块热土上升腾……

  可在五年前,这一切都只能是个梦想。五年时间转瞬即逝,可在刚刚过去的五年里,对于绥滨县来说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绥滨县的工业企业仅用了短短五年时间就完成了从“零”迈向集群式发展的华丽转身,创造了“绥滨奇迹”。去年7月11日,时任省委副书记、省长,现任省委书记的王宪魁到绥滨视察工作时感慨地说:“绥滨县既不靠铁路,又不靠高速公路,工业发展到如此程度实属不易。与黑河、伊春部分县份相比,绥滨有看点,有自己的特色,园区内的企业都是近两年开工建设的,可以看出近几年绥滨县委、县政府付出了很多努力,做了很多工作,这些企业为绥滨将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积攒了后劲。”

  绥滨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属于典型的农业县份,没有任何矿产资源。历史上的绥滨县,除了发展农业,没有像样的工业企业。绝大多数绥滨人都认为在绥滨发展工业是痴人说梦,天方夜谭,甚至放弃了发展工业的念头。

  2008年新上任的县长、现任县委书记康晓峰对全县工作进行了全面调研后,决定把发展经济作为当务之急,并把抓财源项目作为发展经济的重中之重。在随后召开的全县动员大会上,康晓峰对全县干部说:“没有资源和地缘优势不可怕,甘愿受穷才可怕,我们就是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改变我们受穷的命运。只要有决心和信心,只要工作对路,我们绥滨县的工业就一定能搞起来!”

  从此,招商引资就成了绥滨县的“一号工程”,并在全县迅速形成了全民抓招商的浓厚氛围。在抓项目建设中,这个县提出了“一启二上三加强”的工作思路。在推进中,制定并出台了优厚的招商、安商、扶商等一系列政策。在创造招商“洼地”的同时,努力打造“一站式”和“一条龙”服务“高地”,使每一个大项目都有一名县级领导和一个部门进行包保。

  发展工业,离不开土地的支撑。为了解决项目落地问题,从2009年开始,绥滨县多方筹资1.3亿元,收储了237公顷工业用地,开始筹建绥滨县工业示范基地。建设中,绥滨县充分利用毗邻俄罗斯、邻近口岸的优势,充分发挥集聚效应,科学进行示范基地产业定位,合理确定工业示范基地的规模及结构布局。发展定位以绿色、特色食品工业为龙头,以对俄出口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为重点,发展新能源、酒饮、农副产品加工、新型建材等生态型综合性工业园区,打造对俄农副产品东部加工基地。建成后的结构为“一轴”、“两区”、“六组团”,即以松滨大街为轴,南部为工业区,北部为大桥经济区,建设能源组团、建材组团、酒饮组团、农副产品加工组团、大桥经济区组团和码头组团。

  为了进一步增强园区承载能力,绥滨县累计投资1亿多元,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对工业示范基地内的泥土路面进行了硬化,实现了“六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其中,重点修建了松滨大街、渡口街、东方路三条路,共计6万平方米,松滨大街绿化及照明也已配装完毕。更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这个基地被省政府批准享受省级开发区政策。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功能完善的基地建设和良好的招商环境吸引了众多投资客商。目前,工业示范基地已入驻企业17家,总投资规模达到28.8亿元,亿元以上项目7个。初步建立起了以大唐风电、吉阳光伏、昱辉光伏、江滨热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以崧阳粮油、宏兴油脂、宏和米业等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以新北国啤酒、奥里米白酒、米甘红酒业等为主的酒饮产业;以陆港物流和药品配送中心为主的物流产业。截至去年底,绥滨工业示范基地入驻项目已完成投资11亿元,全部达产达效后,预计可实现利税2.1亿元,新增就业岗位2300个。

  无工不富,无业不兴。事实见证,短短五年间,绥滨县砥砺奋进,工业企业划出了一条令人振奋、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取得了显著成效。站在这片日新月异的热土上,县委书记康晓峰的话语掷地有声:“我们将再用五年时间,把绥滨工业示范基地建设成为用地布局合理、交通网络顺畅、配套设施完善、各种产业集聚的生态型综合性工业园区,让这个基地真正成为绥滨县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和财源建设的基地。”

责任编辑:杨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