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8月3日讯 连日来,哈市遭遇持续高温天,虽然三十℃的温度和南方的四十℃相比仍属凉爽,但烈日当头,走在太阳下还是大汗淋漓,让人不免心浮气躁。这不,踩个脚、买个瓜,一语不合、一眼不爽,都有人能厮打进派出所。而另一边,汽车也耐不住高温,“玩”起了自燃。“消暑利器”——绿豆成了消费者的“心头好”,饭馆外送的冷面也卖疯了……
心理专家:高温小心“情绪中暑”
民警提醒:遇事避让“冷处理”
接连几天的持续高温,一些人情绪的这根弦也仿佛越绷越紧。记者了解到,高温天到来后,110指挥中心接警数量增两成,其中不少都是因一句话、一个眼神,甚至一个表情引发的小纠纷。
“摸了就得买”VS“买瓜就得挑”
2日清晨,松花江派出所来了一个瓜贩和一个女顾客。民警询问经过,瓜贩小王说:“我卖一早晨瓜了,都是光问不买的,这大热天的,瓜卖不出去不就坏了吗,她上来摸了好几个就是不买,两块钱一斤还嫌贵,这不是故意气人吗?”女顾客则说:“你不就是卖瓜的吗,我不得挑挑看吗?”随后,小王还拿起半个香瓜扔向女顾客,瓜瓤甩到其裙子上,两人这才来到派出所。经过民警耐心的劝说,卖瓜小王坦言自己由于天热、卖不出去瓜心烦,才找人撒气。冷静下来的小王,想出50块钱给女顾客洗裙子,女顾客觉得小王也不容易,也没收钱,就收了小王一兜香瓜,最终两人都消了气。
“眼瞎踩我脚”VS“人多没看见”
1日早高峰时段,一辆公交车停在儿童公园站,两个身上脸上都是红色抓痕、衣服头发蓬乱的男女推搡着下了车,两人互相拽着进了荣市派出所。原来,当天早晨,郭女士好不容易挤上车,可半个身子悬空着,每当起车停车,她都一身汗。这时,偏偏旁边的吴先生总是踩她脚。郭女士爆发了:“你瞎了,踩个没完?”“你才瞎了,这么多人我能看见你脚吗?”挤得一头是汗的吴先生也没示弱。就这样两人在狭小的空间内撕扯起来,互相抓挠、扇巴掌,周围乘客也遭了秧。在乘客的劝说与抱怨之下,两人下了车。经过民警长时间的调解,冷静下来的二人都同意和解,并均表示实在是天气太热,心情烦闷。
“情绪中暑” VS“冷处理”
记者从哈市警方了解到,入夏以来,特别是进入伏天后,110报警台接警量增长了两成,其中,不少都是因鸡毛蒜皮的小事引发的小纠纷。每到夏日的夜晚,哈市中心地区的派出所,处理此类小纠纷能达10起。
据曲伟杰心理学校的张老师介绍,高温天不仅会给身体带来不适,确实还会对心里和情绪产生负面影响,在心理学上这叫“情绪中暑”,具体表现为情绪烦躁、记忆力下降、对事物缺乏兴趣等,持续、极端的高温天气出现时更容易产生。这时人容易情绪失控,容易与他人发生摩擦或争执。特别是长期睡眠不佳、长时间在高温中作业、在电脑前工作、性格争强好胜的人,以及心血管病、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患者。
据民警介绍,东北人的大嗓门、火爆脾气、直爽性格,再加上这样的高温天,若再喝上酒,容易导致人们产生急躁的情绪,临时起意、激情犯罪案件会比较多发。所以,发生矛盾时,应多避让,防止矛盾激化受伤害,要有意识地克制自己的情绪,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如果对方还纠缠不休,可以选择报警让警察来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