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女从小学二年级补到即将上高中现在每天补10小时
累得越来越不爱说话哈市七旬杨老太来本报控诉:
三大质疑
“一学期的课讲15天,能有多大收获?学了一遍后,孩子开学还能好好学吗?不经过系统学习,只会害了孩子!”
“但凡教师有点师德,上课好好教,不挣这个昧心钱,学生会这么累吗?”
“国家政策不让公办校老师在外补课,为啥下面补课成风?社会风气这么不好,为什么不管管?”
生活报8月6日讯“老师课堂上留一手,知识全在补习班里讲,学生谁敢不补课?”今日14时30分许,哈市市民、73岁的杨老太拿着今日本报刊发的《哈市公办教师暑期“走穴”补课顶风上》报道和一张文化学校的宣传单,来到报社,控诉补课危害。“我孙女即将升高一,现在一天要连补10小时,孩子现在每天回家就低着头,不爱说话,看得出来非常累。”杨老太心疼地说,“中午仅有40分钟吃口饭、歇口气儿。但凡老师有点师德,上课好好教,不挣这个昧心钱,学生会这么累吗?”
讲述
“我孙女从小学二年级
一直补到即将上高中”
杨老太告诉记者,孙女今年刚刚参加中考,顺利考入省重点高中统招,用杨老太的话说,其实孙女从小学习就不错。“我孙女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就算家里条件一般,也一直没在孩子补课问题上省过钱。刚升入初一就开始补习语文、数学和英语,一补就是四年。”杨老太算账,这四年平均一年至少一万五,这对于每人每月收入仅3000元的儿子和儿媳来说,是非常大的经济负担。杨老太经常用自己1000多元的退休金贴补他们。“孩子也不想补,但是孩子回家总说老师上课讲得少,把课上的内容都放到课外讲,不补就跟不上,连周围的学生家长也都这么说。”杨老太因此对补课一直深恶痛绝。对于补课起到的效果,杨老太认为补课起到作用也是因为老师课上没有好好讲,“如果课上好好讲,不补课也能有这样的成绩。”
本以为中考后孙女能在这个难得的假期好好休息,但8月1日儿媳又把孩子送到了补课班。
“孩子6月25日中考,7月10日发布成绩,7月12日跟父母到外地旅游,然后等着高中录取,还没等利用假期好好放松,又被送进了补课班。”杨老太虽然生气,但是15天的补课费已经交了。孙女初中阶段在电大附近的一所学校补习,如今那里负责招生的刘老师改在位于南岗区一曼街的金钥匙文化学校招生,开班前主动给曾经补习过的学生家长打电话,表示原价5040元的课程可以打折。一阵忽悠之下,儿子和儿媳花了4590元把孙女送进了6科“新高一”补课班。“15天就收5040元!今天你们报纸上说的‘老师10天挣一万二’,一点没夸张,太平常了’。”杨老太气愤地说。
质疑
“比上学时的课还多
短短几天孩子能消化吗?”
杨老太每天都有看报纸的习惯,今天中午看到了本报关于公办校教师补课顶风上的报道,一直苦于不知到哪里投诉的她说,“终于找到能投诉的地方了。”杨老太说自己本想拿到一张补课班的宣传单来向记者反映,结果有个意外发现:“补课班都偷偷摸摸的。”杨老太说,她来到金钥匙文化学校门口,看到一名女老师把守,就是那个负责招生的刘老师,不让任何陌生人进入学校,直到确定杨老太是孩子家长之后,才放松了警惕,给了她一张宣传单,杨老太也才明白原来补课都要这么偷偷摸摸的。
记者看到,宣传单上没有学校名字和地址,只有课程表、价格和学校的联系方式,紧凑的课程安排让记者大吃一惊:7:30-9:00语文、9:10-10:40化学、10:50-12:20物理、13:00-14:30英语、14:00-16:10生物、16:20-17:50数学,学生的课程甚至比平时在学校的安排还要紧凑,吃午饭的时间只有中午的40分钟。
“孩子这么上课能不累吗?比平时上学上的课还多呢!”杨老太非常心疼自己的孙女,“儿子、儿媳望子成龙,看人家孩子补,就也把孩子送去补,也是没办法啊!”杨老太说,现在孩子每天早上6点就得起床,在补课班一坐就是一天,晚上回到家还要做作业,每天都得10点之后才能睡觉,“孩子虽然嘴上很少说累,但是看她每天回家就低着头,不爱说话,看得出来非常累。”
痛斥
“突击补课不能系统学习会害了孩子”
“突击补课不能系统学习
会害了孩子”
为了上课,孩子借来了高一的教材,对于学习“新高一”课程,杨老太非常不理解,“一学期的课讲15天,能有多大收获?学了一遍之后,开学还能好好学吗?”与记者交谈过程中,杨老太不时表现得很激动,“现在这风气太不正了,每次我一听广播里关于补课的新闻我就生气。”
年轻时从事会计工作的杨老太一直很关注补课方面的新闻,今天在报纸上得知了“公办中小学在职教师禁止参与民办文化教育机构进行有偿补课”。看到这句话,杨老太更加生气了。
“国家不是有政策不让公办校老师在外面补课吗?怎么下面这么不自觉,不去执行呢?现在的社会风气这么不好,为什么不管管呢?现在老师中的个别人师德不好,但凡有点师德,上课好好教,不挣这个昧心钱,学生还会到外面补课吗?会这么累吗?”杨老太越说越气愤,“老师都是知识分子,应该为国家多培养人才,对社会负责,但是怎么一些老师变得只知道挣钱呢?这么多孩子补课,突击式的短时间补课,导致孩子开学后上课不专心,不能系统地学习,这样只会害了孩子,对中国教育危害更是非常大的!”
众多读者、网友热议补课成风
管理部门难辞其咎
本报讯(见习记者宋菲记者张洁高春阳首席记者王伟琳)今日8时,本报《哈市公办教师暑期“走穴”补课顶风上》报道在网上一经登出,即被新浪、腾讯、人民网、中国新闻网等各大网站纷纷转载。截至17时,仅腾讯微博的浏览量即达到5096次。众多读者、网友或亲自来到报社或打来电话,对公办教师“走穴”、学生假期提前学新课的现象发表议论。更有多位读者、网友向本报举报哈市公办校教师在外补课的多处地点。
“都捞到好处了管啥管”
步行者曲(网友):道德沦丧的教育。不是补课不好,而是现在的教师对不来补课根本就要找孩子麻烦的。只有管理者才假模假样定出制度,走走形式,偶尔查查。现在是个别教师的事吗?
赵忠臣(哈尔滨读者):哈尔滨公办教师敢顶风上,这说明教育部门监管不力,缺乏有效的检查机制,管理者的责任心不到位,所以才导致制定的规定变成了“大漏勺”,希望在处罚违规教师的同时,还是要多想想问题出在哪里吧。
长翅膀的蚂蚁(网友):相关管理部门,缺位难辞其咎。
晨光世界520(网友):禁这么多年了,没见成效,都不如放个屁!
大头小神(网友):谁家孩子没有花钱补过课,不补那就等着挨骂吧,说实话挨骂还是轻的。现在都不敢指望老师能教明白什么了,就是老师能负点责别让孩子在学校学坏就可以了。
卿卿066(网友):都捞到好处了,管啥管,真管能管到全民补课的份上吗,甚至初四一年能花掉5-10万的补课费。教育成了捞钱的产业,哈尔滨大街上就是补课班多,纪检委好好看看吧。
“这事儿已是哈尔滨公开的秘密了”
牟驰律师(哈尔滨读者):其实这事儿在哈尔滨是个公开的秘密,老师所在的学校和教育局不可能不知道,只不过装聋作哑罢了。中国的教育,就这样沦为赚钱机器了。
赵圆圈宝贝(网友):现在的学生都太累了,都超前在外教育,学校教师假期留作业,都让把下学期的课本学了!
百合(网友):有的老师一个假期能赚台二十万左右的车,上课时讲一半,剩下的一半就要去她那了,费用就不用说了,你们明白的。
董井泰-长虹(网友):必须严抓,很多老师课上教一半,课下教一半。
换换调调(网友):老师上课就应该好好给学生讲课,说透说明白了,不能都等让学生去补习班,或去你的补习班,这是师德问题。
天天向上(网友):现在老师素质最低,假期补课,开学时补过的课不讲了,那些没补课的孩子都不会呢。送礼成风,不送为难孩子。中国的教育是最应该改革的,有时间抓抓老师,让什么检察院、纪委啥的介入介入!
我的幸福我做主201314(网友):天价的补课费伤不起啊。
违规处罚成本太低难禁补课风
ROBIN3737(网友):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走穴补课,赚取外快,违规处罚成本确实太低了。
冬夜的海(网友):真正上手段才行。同时要设立家长举报信箱或网站监督。
犯二的MZZ(网友):必须把老师利用休息日、节假日给学生乱补课的风气打压下去。如果发现一个教师这样,就应该开除,永不录用!如果还不改正者就应该超大额度罚款外加拘留一个月!看看这些老师还敢不敢!
牡丹江交通广播新闻部(新浪网):抓到就开除!你们看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