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8月7日讯 “我这玉米苗长得比往年都好。虽然春耕时天气不好,但我们适时播种抢回了农时,并使用大垄双行合理密植,调节单株个体间的田间配置,如果没有大的灾害,亩产2000斤没问题。”看着自家农田,全省“种粮大王”肇州镇农民李忠格外高兴。
在肇州县玉米科技示范区,一片片绿油油的玉米迎风摇曳、长势喜人。农技人员实测结果显示,玉米秆已高过两米。
今年春耕前,肇州积温低、积雪厚,耕地出现不同程度内涝。面对种种不利因素,肇州干部群众不等不靠,积极采取得力措施战低温、抢农时、保春种、兴科技、重管理,组织县、乡、村干部在冰雪融化后抢挖排水沟和积水坑,用水泵强排,整地散墒,5万亩低洼易涝地块全部按标准化作业种地。据了解,肇州县4月18日整地起垄,5月5日玉米播种基本完成,5月12日220万亩大田播种全部完成。虽然播期较往年晚3至5天,但播种结束时间仅比住年晚1至2天。为加强春耕工作力度,各级领导亲临一线指挥,协调资金物资。选任104个行政村第一书记和名誉村主任的县直机关干部深入村屯,发挥部门优势包扶困难户,指导优化调整种植结构,协调解决余粮销售、备耕资金物资筹措等实际问题。夜间灭茬、白天播种,灭茬、整地、起垄、播种,环环相扣交叉进行,发挥机械作用抢播抢种。春耕期间,全县投入拖拉机2.74万台,配套农具4.65万台套,农机总动力达60万千瓦,田间综合机械作业率达86%。水务、农技、电业、气象等部门分兵把口,各负其责,有序推进春耕生产。
重点推进二井镇、“双发乡双发村—丰乐镇幸安村”等玉米高产示范区建设,并以二井镇、托古乡等乡镇为中心,落实粮食高产创建面积165万亩。由于基础设施完善、农技普及、春耕抢前、雨水充沛,眼下肇州大田作物长势喜人。如果没有特大灾害,农民又将迎来一个丰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