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齐齐哈尔
搜 索
齐齐哈尔市政协视察组充分肯定市政道桥建设工作
2013-08-07 09:36:23 来源:东北网-齐齐哈尔日报  作者: 王庆国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7日讯 6日下午,由齐齐哈尔市政协主席张云志、副主席王小平,秘书长傅胜利及市政协常委、委员组成的视察组,实地视察了我市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情况,并与市住建局、市纪委派出机构相关人员举行了座谈。

  视察中市政协视察组了解到,由于我市中心城区大部分道路属超期服役,原有设计标准低、重载车辆多,加之去冬今春我市降雪频繁、次多量大、冻胀严重。开春以来,市政道路出现较大面积的麻面、表层脱落,坑槽、龟裂、网裂等现象,社会各界反响强烈,修路呼声较高。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顺应民意下大力气改善城区交通出行环境,将2013年确定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年”,按照“拓宽交通卡脖路、打通出行断头路、升级民生景观路、修复严重破损路、建设发展急需路”的原则,大手笔运作、大规模建设,确定30余条市政道路和3座桥梁一年内,同步施工建设,创造了我市市政建设新的历史。目前,文化大街、卜奎南大街、游览路、新工西路等5条道路已完工通车,随着道路的加快施工,城区拥堵情况将逐步缓解,预计10月中旬大部分道路将完工通车。年内迎宾桥和前进桥也计划通车,北大桥将完成桥下结构建设。

  在建设中,市住建局提出树立“优质、安全、廉洁、高效”住建系统崭新形象的目标要求,一方面扛项目抓建设,另一方面搞冠名做融资,有力破解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难题。早在去年末即着手办理立项、规划、设计、控制价编审、施工招投标、监理采购等前期手续,保证了项目按时开工和手续的依法合规。为避免今后道路建成后“开肠破肚”现象的发生,市住建局提出“先地下、后地上,先配套、后完善”的建设原则,在每条老城区道路建设之前,都征求各管线单位和周边企事业单位意见,提前预留涵管,避免破路和重复建设。

  同时,我市将市政工程建设质量作为头等大事,从内到外强化质量监管。考虑变分散性投入为一次性投入,尽可能提升道路设计标准。在道路面层结构上,变原有的5:4结构为7:5:4结构,强化道路基础,提高抗碾压能力和使用寿命;突出人性化设计,从每一处细节入手,体现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市住建部门创新监管思路,扩展监管领域,构建“七维监管”模式,实施旁站式监管,对工程的关键部位、关键环节全程影像留存,全面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永久性质量责任标牌制度和工程质量保证金制度,实现了施工质量安全监管的一体化、全覆盖。严格工程招投标,让真正有实力、有信誉、重质量的队伍参与建设,保证工程如期高质建设。为提升我市质量监管水平,我市从大庆、哈尔滨聘请6名市政质量监督专家,引入第三方监督机制,对我市市政道路、桥梁工程进行全方位的质量监督。

  在道路建设的同时,市住建、交警等部门注重交通组织疏导,通过召开市政道路建设新闻发布会,形成科学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案,精心组织工程建设减少封闭区域,树立疏导指示标识,提前告知行车路线,交叉作业施工缩短建设工期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对市民出行的影响。也诚恳希望得到广大市民的理解和支持,用一时的拥堵换来城区长久的畅通。

  张云志在座谈时表示,我市的旧城路桥改造任务重,工程难度大,我市为此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建设规划之大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市住建局在这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从宏观到微观都很到位,值得肯定。他指出,以人为本是城建工作之魂,一切的工作要围绕着人民的利益出发,要注重工程质量,科学组织施工,提高技术含量,保证建设标准。

  张云志要求,在城市建设中各部门应统筹兼顾、协同作战,保证工程进度和建设质量。同时,鹤文化是我市的主题文化,在建设过程中要结合我市的文化特色和地方特色加以侧重。要积极宣传市政建设在提升城市品位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方面的巨大益处,用实实在在的成果和精品,呈献给广大市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民生答卷。

责任编辑: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