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6日讯 未来三年,哈市将按照“一圈、一带、两片”的空间结构打造乡村旅游,使松花江沿岸的滨江村屯发展成为特色渔村、滨水乡村和部落乡村,使哈市周边区县都成为都市的后花园、大客厅,让市民在假日有更多的去处。这是记者在15日召开的哈市乡村暨休闲农业旅游现场推进会上获悉的。
在道外区民主湿地,徐徐的凉风吹得人非常惬意。一圈木凉亭和栈道围在湿地四周,让游人可以避开阳光尽情享受湿地的美丽。湿地的宾馆内,房间配有电视、麻将桌等娱乐设施,卫生间设有淋浴,卧室内床单干净。餐厅内可随意点餐。道外区民主镇镇长张忠禄说,这里距离市区不到一个小时的路程,交通方便。蔬菜是自己种植的,禽类是自己养殖的,保证绿色。在这里,市民可以享受完整的吃、住、玩服务,是市民周末休闲娱乐的场所。
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示范区,200个小菜园可以让市民过足种菜瘾。周末,一家人来到这,整整地,摘点绿色蔬菜,累了在附近BBQ,让周末变得充实而轻松。
据哈市旅游局局长闫红蕾介绍,哈市发展乡村暨休闲农业旅游已经快20年了,起步不算晚,但发展比较缓慢。到“十一五”末期,乡村暨休闲农业旅游尚未形成产品体系,没有实现规模化经营,部分区县(市)甚至还有空白点,有些地方自发兴起的乡村家庭接待所往往只有餐饮,很多没有住宿设施。2010年起,哈市确定了尚志帽儿山镇、道外区民主乡、道里新江村、呼兰双井镇护路村、五常沙河镇等十八个区县级旅游名镇(村),以农房改造、发展旅游产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为重点,与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分类推进。经过三年的扶持和建设,已形成了以田园风光、农园采摘、休闲农业、生态农业、花卉苗木以及养殖、狩猎、垂钓和农家乐共同构建起来的产品发展格局。
随着大众旅游、休闲度假时代的到来,乡村暨休闲农业旅游已成为城镇居民回归自然,放松心情的好去处。据哈市假日监测统计,2012年城镇居民选择乡村作为出游目的地的约占70%。
闫红蕾表示,哈市将通过丰富乡村旅游产品类型、整体规划结构、打造品牌特色、加强管理等方面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未来三年内,哈市将按照“一圈、一带、两片”的空间结构打造乡村旅游。“一圈”是指哈尔滨城市周边区县,打造都市田园生活;“一带”是指松花江沿岸的滨江村屯,大力发展特色渔村、滨江地产等滨水乡村旅游度假产品和特色松江部落乡村旅游产品;“两片”为乡村田园片区和森林避暑片区,打造森林避暑、森林养生、森林探险、森林游乐园等乡村旅游休闲产品。同时,引导休闲农业企业和乡村旅游点推进庭院改造、美化绿化,完善配套设施,满足游客饮食安全、生活卫生、住宿方便等方面的要求。
另外,会上还公布了52家首批师范村屯和示范点名单,并为10家示范点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