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7日讯 哈市已迈入“百万汽车时代”,众多市民开上了私家车。随着油价攀升,为减轻经济压力,一些私家车主通过做车身广告补贴油钱,私家车车体广告市场悄然兴起。车体广告既对商家进行了宣传,也让车主赚取了一年上千元的养车费。这种看似双方获益的方式,真的像看起来那么美吗?记者进行了调查。
尝鲜者:
诱人车体广告成鸡肋
市民张先生是一名私家车车体广告尝鲜者。他的一位亲属在银行工作,去年找到他为自己所在的银行做车体广告。张先生起初感觉很美,每年能得到5000元钱的加油卡,车上贴了银行的牌子还挺风光,“实在太划算了!”
不过现实并不尽如意。首先银行要求每月要达到一定里程数,行驶区域也有一定的要求,张先生的汽车就是辆代步工具,根本跑不了那么多里程数;其次银行让他到所到区域内的加油站加油,以此来限定车主的行驶区域。加油站离张先生家很远,每次加油得开半个小时。“细算下来,一年也赚不了多少钱,还不够麻烦的。简直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张先生说。
问监管:
车体广告不是谁都能贴
那么,私家车车体广告是想贴就能贴吗?答案是否定的。市工商局行政审批工作人员表示,按照规定,车体广告须经过备案和审批才可以发布。私家车主首先到工商审批部门填表登记,按照规定流程才可通过审批。如果未在工商部门备案,则属擅自发布户外广告的违法行为,按照规定应受到相关处罚。哈市街头一些贴着广告的私家车,很多都是私自张贴的,这些车辆均是违法的。
工商部门还表示,并不是所有私家车都可以发布车体广告。“打个比方,你的车为你朋友的公司做广告,这是不行的。首先车辆必须是公司名下,或者是本公司员工,手续齐全才能获得审批。或者你独自经营店铺,营业执照上的名字和私家车所属人的名字相同,才可以办理。”工作人员说。
有风险:
广告涉欺诈或要担责
李先生的朋友经营一家汽车精品美容店,得知他买车后主动找他商量在其车身贴广告,并承诺帮他免费洗车。李先生想,这样一来不仅帮了朋友的忙,还省掉了洗车的钱,“我这是知根知底的,但有些车主并不知道车体广告内容是真是假,要是有人被骗了,这事算谁的?”李先生担忧道。
对此,市工商局审批人员表示,首先这种私自发布车体广告的行为是不允许的,而如果出现利用车体广告弄虚作假欺骗用户和消费者的,相关部门将责令商家和车主在相应的范围内发布更正广告,并视情节予以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相应罚款。
链接
根据《哈尔滨市城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对利用其他车辆设置户外广告的,由市城管部门委托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审批,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审批后,到工商部门办理登记。车辆年审时,车体广告不贴在风挡玻璃上,不超过车体面积的三分之一,可通过检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