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9日讯 雨天里,只需简单登记就能拿到一把雨伞,天晴后,再将雨伞送还。今年7月初,哈市尚志公园内增设的两处爱心伞服务岗开放至今,外借雨伞百余次,均被自觉归还,爱心伞无一丢失。
雨后还伞显诚信
15日,记者在服务岗看到了特意过来还伞的李女士,“我昨天出门时天气还挺好的,没想到突然就下起了雨。”李女士说,由于自己没带伞,路过公园服务岗时正好看到有人在借伞,抱着试试的心态就过去问一问,没想到真的借到了。“当时雨挺急的,工作人员都没登记就把伞借给了我,当时我心里特别感动,人家这么相信我,让我把雨伞撑走,我也得还回来一份诚信才行,所以今天一有空我就赶快来还伞,这样也方便下次雨天时其他市民借用。”李女士说。
雨中借出“爱心伞”
尚志公园主任孙浩表示,遇到雨天,在公园里休闲的市民如果没带雨伞,要么冒雨跑回家,要么只能到公园凉亭里避雨。因此园方特意在服务岗处放了多把免费的雨伞,供市民使用。“小雨时我们会登记个姓名电话,雨大的时候直接就可以把伞拿走去用。”服务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最近一个多月内,每到雨天,都会有市民到服务岗处借伞,有些是公园内的游客,有些是经过公园上下班的市民,基本上每次都会借出去五六把伞,最多的一次借出去10把雨伞。
起初,园方担心市民借了不还,所以一次性买了50把伞,每次只放10把伞在服务岗,这样伞没了还能补充。“我们之前最坏的打算,是借出去10把伞也就能还回来三四把,但让我们意外的是,借出去的雨伞都被还回来了!即使没登记的,借走几天后也都给我们还回来了。”孙浩说。
省社科院研究员赵瑞政表示,随着城市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市民的整体素质和诚信度也在上升,尤其是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教育、宣传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都在影响和提升着市民的诚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