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21日讯 (吕云鹤 记者 印蕾) 2013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20日—21日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举行,来自全国七大赛区的48支队伍汇聚一堂,共享化工设计盛宴。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八所院校获得特等奖。

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总决赛现场。东北网记者 印蕾 摄

参赛选手回答专家提问。东北网记者 印蕾 摄

专家提问。东北网记者 印蕾 摄
本次竞赛的参赛对象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以团队形式参赛,每队5人,设队长一人。竞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分华东、华南、西北、华北、华中、东北和西南七个分赛区举行。在初赛阶段,参赛队伍根据竞赛命题和要求,完成方案设计,提交设计作品的电子文档和书面文档。初赛作品经评审专家评审,评选出各分赛区的获奖作品,甄选进入全国总决赛的参赛队。决赛时参赛队提交书面文档并进行口头报告和现场答辩,由评审委员会评选获奖队伍。
随着社会与科技的飞速发展,化工行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工程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集中体现在工程实践活动中创造新的技术成果的能力,包括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新流程和新装置的设计,新的工厂生产过程操作运行方案等。为了多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工程技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大学生的工程设计与实践能力,实践“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国化工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了竞赛。竞赛活动始办于2007年,参赛规模也从最初的8所高校发展至现在的164所高校1000多支参赛队伍,影响力不断扩大。
责任编辑: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