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孙吴8月24日讯(记者 魏义松) “我要把抗洪官兵的付出用相机拍下来,给我的学生看看,让他们记住这次抗洪的历史,也让他们记住子弟兵为我们做出的无私奉献!”索树明说。
索树明在拍摄抗洪官兵的生活状况。东北网记者 魏义松 摄
索树明,孙吴县沿江满族达斡尔族乡中心学校教师。23日,记者在黑龙江大堤孙吴段见到索树明时,他正在拍摄大堤上的抗洪官兵加固堤坝场景。他拍摄官兵抗洪不是组织委派,而是自发来拍摄的,打算开学后用照片给学生们讲解这次抗洪。
“学生们都转移了,他们不知道政府和子弟兵在抗洪中都做了什么。”索树明介绍,1984年,孙吴发生洪水时他刚参加工作。他想让学生们知道,国家富强了,抗洪的能力也增强了。他想让学生们感受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互助精神,和子弟兵保家卫国的高尚品质。
索树明到抗洪官兵驻地拍摄素材。东北网记者魏义松摄
索树明现在每天都骑着摩托,在抗洪大堤上、在官兵的营房,用相机陆续拍下抗洪官兵在抗洪一线奋战与在营房休息的场景。“我们这住宿条件差,蚊子多、潮气大,士兵们劳累一天又休息不好太辛苦了!”亲眼看到了官兵的劳动和生活,索树明由衷地说。
索树明拍摄的抗洪官兵加固堤坝场景。东北网记者 魏义松 摄
“我们沿江乡的父老乡亲应该记住,孩子们更应该记住军队的恩情!”索树明介绍说,他不但自己拍摄,看见有人用相机拍摄抗洪官兵他都会和人联系,看能不能留下些自己没拍到的场景,现在他已经拍摄和收集了二百多张抗洪的照片。这些照片他不但要在学校给学生们看,还要放到亲戚开在黑龙江畔的餐厅里,让乡里人和外来游客都能看到抗洪官兵的风采。
“其实我们应该建一个宣教室,把子弟兵抗洪的英勇形象留在这里,把抗洪精神留在这里!”索树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