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8月25日讯 近日,有接触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消息人士指出,拖延多年的“单独二胎”(夫妻中其中一人为独生子女,便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政策,有望在近期重启,如进展顺利,将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试行。同时,关于2015年之后全面放开“二胎”的政策也正在拟议中。
计划生育政策一直关系到千家万户,备受瞩目。根据我国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允许生二胎。目前,哈尔滨市第一批独生子女已经进入育龄阶段,合法生育二胎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双独”生育二胎的情况究竟如何,记者进行了采访。
晚婚晚育致二胎高峰延迟六七年
众所周知,我国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一晃3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独生子女也到了结婚生育的年龄。
据我省人口计划生育教育发展中心工作人员介绍,1999年12月18日,《黑龙江省计划生育条例》由黑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00年2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确规定,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经本人申请,县级以上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但生育间隔不少于4年。这是城市“双独家庭”首次明确允许生育二胎。
2002年10月18日,黑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了《黑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并于2003年1月1日起施行,原《黑龙江省计划生育条例》废止,但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可生育二胎的内容被保留下来。当年政策出台后,有关专家曾预测,双独家庭申请二胎的高峰应该在2006年以后出现,然而,这几年哈尔滨市单身男女步入婚姻殿堂的年龄却发生了变化。
记者从哈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了解到,现在初婚人群最集中年龄段分别是男27至32岁和女25至30岁,而5年前或者10年前则是男性在24至27岁左右、女性在22至25岁。现在较以前平均推迟了至少5岁以上,其中女性结婚年龄明显偏大,而且35岁以上的初婚人士也在逐年增多。社会地位、收入较高的女性,结婚年龄普遍较晚,这也直接导致生育年龄一推再推。
专家当年预测,2006年“双独家庭”申请二胎的高峰并没有如期出现,到2007年,哈市道外区只有一个符合生育二胎的“双独家庭”申请二胎指标。南岗区符合申请二胎指标的“双独家庭”在哈市各区中是较多的,但直到2007年,当年仅有6个家庭申请了二胎指标。据记者了解,近两年,“双独夫妻”生育二胎的情况才逐渐多起来。
“双独家庭”生育二胎明显增加
20日一大早,哈市奋斗路街道办事处的董丽萍,来到辖区一户居民家中,将再生一胎的相关生育材料送到居民手中。在街道办事处负责计划生育初步审核工作七年,董丽萍的感受是:双独家庭生育二胎的情况越来越多了。
“我从2006年开始在街道负责计生工作,头几年,几乎没有双独家庭申请二胎指标的情况,这两年才多起来。这些年,我们办事处双独家庭申请二胎指标总共不到30个家庭,而从去年10月到目前,符合生育二胎的家庭共28个,其中有17个“双独”家庭申请二胎,双独家庭生二胎的情况占到六成以上,这在以前是没有过的。以前计划内合法生育二胎的家庭,排在首位的一直是再婚家庭,其次是涉外婚姻、少数民族的家庭。”董丽萍介绍说。
记者从哈市道里区计生部门提供的数据也得到了印证,从2011年10月到2012年10月,哈市道里区经过审批可以生育二胎的夫妻是172对,其中,“双独夫妻”有49对。而在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这个数字仅为5对。3年来,双独夫妻申请生育二胎的人数增长了9倍多。“双独家庭”生育二胎的情况明显增加。
育儿成本成生育二胎的掣肘
虽然“双独家庭”中选择生育二胎的人数在增加,但大多数符合政策的“双独家庭”仍没有生育二胎的意愿。新浪网站在前段时间曾做过网络民意调查,调查“双独夫妻”生育二胎的意愿。结果在2603人参与的调查中,有70.9%的双独夫妻表示,社会压力大,养育经济成本太高,是大家放弃生二胎的首因。
本报对“生育成本”也曾做过调查:“从出生到上大学,养一个孩子多少钱?冰城家长算账认为花费百万很正常。”引来很多家长的共鸣,养孩子成本节节高,让许多父母感到“压力山大”。
记者在QQ里随机和一些网友聊起生育二胎的事,一位自称是两岁孩子父亲的杨先生称,“也想生二胎,但是压力太大。二胎还是不生了吧,孩子是个奢侈品,两个娃养不起……”
1980年出生的张女士是家里的独生女,结婚7年育有一女,孩子今年5岁了。她的丈夫也是独生子。夫妻二人符合生育二胎的条件,但对生二胎,张女士明确表示:“生二胎,打死都不会干。”然后,她给记者算账:孩子每个月托儿费一千元,各种学习班费用一千元,孩子吃穿用每月至少一千元,再加上每个月的房贷2000元,电话费、上网费、生活费还有水电气暖的费用,她和老公每个月七八千元,到现在一分钱都攒不下。而且养孩子不只是钱的事,现在她和丈夫都在忙各自的事业,每天过着“朝八晚五”的生活。生了女儿后,当时公婆身体都还好,能帮忙照看,现在老人的年纪越来越大,已经没有精力再照顾晚辈了。她坦言,生孩子后,无论是经济方面还是照看孩子方面,都靠家里的老人帮忙,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她都不敢想怎么养育孩子。
不过,网友乖乖女就坦言,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她想生育二胎。现在孩子成长中很多问题都是家里只有一个苗造成的,有手足之情的童年才健康。兄弟姐妹就像天上下的雪花,一开始谁也不认识谁,可是雪结成冰化成水就永远的分不开了。都说现在的孩子“独”、不合群,可从小到大都是孩子自己成长,没有兄弟姐妹的成长经历自然不懂得谦让。
专家观点一:生二胎利弊共存
宋杰,黑龙江省人口学专家、国家人口计生委专家委员会委员,正是在他和一些专家的积极推动下,1999年审议通过了《黑龙江省计划生育条例》,使“双独夫妻”生育二胎的政策可以施行。
他表示,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不是鼓励可以生两个孩子的家庭只生一个,更不是鼓励一个孩子都不生;生“二胎”无论对于整个国家还是家庭个体都是利弊共存的,这就需要人们树立正确的生育观,理性认识社会和个人的未来发展,有计划地生育。
采访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老龄化问题远比计划生育问题严重。虽然有部分“双独家庭”生育了二胎,但对于整个社会来讲,生育率仍较低,老龄化正快速袭来。
2010年哈尔滨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哈尔滨市平均家庭户规模为2.89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27人减少了0.38人。哈市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164179人,占10.95%;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55446人,占8.04%。同2000年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7.0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12个百分点。而我国2010年老年人口有1.62亿,占总人口的12.79%。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到2050年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届时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多。人口老龄化将导致整个社会活力下降。当初“双独夫妻”可生二胎政策出台后,有人就理解为是国家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但目前看来,“双独夫妻”即使生育第二个孩子,对全国总人口的增长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对老龄化问题的影响就更小了。这些年,有关部门正在积极微调计划生育政策,正在热议中的“单独二胎”政策,可以说也是应对防止下一代人口快速萎缩的办法。
目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表示,我国基本国情决定仍须长期坚持基本国策不动摇,至于“完善生育政策”的思路和方案,国家卫计委正在组织调查研究。
专家观点二:两个孩子相差3至5岁最佳
都说有兄弟姐妹更利于孩子成长,对此,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筱迎表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生两个孩子当然比一个孩子好。
她认为,如今独生子女的童年都缺少玩伴,在孤单中长大。作为家中唯一的孩子,他们不太会去关心爱护其他人,会有一种唯我独尊的心理。而且,独生子女在家庭中从小就没有竞争对手,加之“四、二、一”的家庭结构,让孩子承担了家庭的全部希望,容易出现家长溺爱的情况,造成孩子承受能力低。一旦有什么突发事情,他们往往先入为主地感情用事,行为出现极端化。
如果家庭有两个孩子,那么就存在着竞争,可以培育孩子的责任心和挑战能力,让孩子从小就能理解作为一个强者必须具备的能力。此外,两个孩子共同的成长过程,能产生更多的生活乐趣和创造能力,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对于两个孩子相差的年龄,张筱迎认为3至5岁为益。如果两个孩子年龄相差太小,大孩子心智没有成熟,两人容易为了玩具、朋友、感情等令人想不到的问题而打架,而且,家长同时带两个年幼的孩子会感到比较累,压力极大。如果两个孩子相差大于6岁,当小孩子出生时,大孩子的性格、习惯、思维方式已经形成,加之父母往往比较关注年龄小的孩子,大孩子的潜意识中往往会有强烈的“自己被别人替代”的感觉,这对家庭的稳定和睦、孩子的健康成长反而不利。
两个孩子相差3到5岁的话,家长的压力要小些,大孩子已经与爸爸妈妈有了充分的亲近过程,他们的视野已变得开阔,正在上幼儿园的他们已把关注的重点从家庭转移到更多的同龄人中,而且他们也更愿意充当小孩子导师的角色,甚至可以成为父母照顾小孩的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