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8月26日讯 省科技富民强县项目大庆市大同区“寒地果蔬优质高产种植及加工产业化集成示范”近日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验收。项目依靠科技做活“寒地果蔬”,促进该区农民人均收入从2010年的8020元增加到2012年的12600元,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1%,位居全省前列。
据介绍,富民强县(区)专项行动实施以来,大同区走引进、吸收、创新的路子,强化科技注入与科研成果转化,不断增加科技对棚室生产收益的贡献率。一是引人才。高薪聘请10多位农业专家,引进24名技术能人,建起首个大庆市农民大讲堂。采取“以一代十”、集中轮训等方式,示范指导生产。二是引技术。成功引进香瓜嫁接、草莓基质栽培等新型栽植模式,提高棚室产出效益。三是引院所。与中国农科院、东北农大等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了“863”成果转化、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寒地果蔬产业基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四是建基地。与航天五院、八一农垦大学合作,建设中国北方首家航天育种试验基地,亩收益达到1.2万元以上,并发展成为教学科研试验示范基地。合理确定主栽品种,优化种植结构。同时支持大户、合作社、运销联合体与上海、沈阳等地经销商签订合同,引导果蔬生产合作社等合作组织与大超市、大商场联系对接。投资1050万元,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物联网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保证农产品质量。
如今,大同棚室果蔬生产形成了规模,成为我省棚室绿色果蔬生产基地,全国唯一的寒地提子之乡。截至2012年底,全区发展果蔬棚室6.1万栋,棚室果蔬产量21万吨,创产值达到9.1亿元,促进农民增收5亿元,对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额达到4050元,同时富民强县(区)辐射功能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