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26日讯(记者侯巍 王忠岩 杨禹)穆棱河从西南蜿蜒而来,缓缓向东北流去,其中一路沿穆兴水路(分洪河道)注入烟波浩渺、碧波荡漾的兴凯湖,她们犹如一条水项链,默默滋润着鸡西这方水土,给河堤两岸送来一个又一个的“稻菽千层浪”。
然而,随着近年来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沿岸城市污水排放、河道采砂、堤岸开垦,致使河道淤积、河水污染、通泄不畅,防洪能力严重不足,这条流经鸡西530公里的“母亲河”遍体鳞伤。
对穆棱河、兴凯湖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刻不容缓。

兴凯湖风景。

鸡西穆棱河夜景。
流域治理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鸡西的生态系统主要由穆棱河和兴凯湖共同维系支撑,兴凯湖是中俄界湖,世界第四大淡水湖,国际重要湿地,世界候鸟迁徙大通道。兴凯湖水域广阔、河流纵横、湖泡密布、林草错落,几乎容纳了三江平原所有的物种,是巨大的基因库和天然博物馆,也是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兴凯湖区域污染负荷过重,受农田退水及生活源影响,水体中总磷超标,水质四类,属轻度污染,呈现出轻度富营养状态。而穆棱河作为鸡西的“母亲河”、重要的水源地,又是注入兴凯湖的最主要河流,也是兴凯湖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2011年,市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为子孙后代留有余地的发展,即:坚持绿色发展。既要发展速度,又要发展质量和效益;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既要照顾当代,也要照顾后代。绿色发展大旗被高高举起。省委、省政府做出大力推进滨水城市建设的战略部署,更加坚定了市委、市政府积极做好以水兴城富城丽城、以水惠民这篇大文章的决心和信心。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为了保护好由穆棱河、兴凯湖共同维系着的城市生态系统,鸡西谋划了生态修复、生态移民等项目260个,规划总投资350亿元,并向上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将穆棱河、兴凯湖列入国家良好湖泊保护序列和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穆棱河、兴凯湖流域综合治理被提升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

鸡西穆棱。
“组合拳”打出前所未有的治理力度
为了使穆棱河、兴凯湖流域变清、变绿、变美,为了还碧水青山,显生态美色,鸡西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前所未有的干劲,集中力量打响了穆棱河、兴凯湖流域治理攻坚战。
攻坚战的重中之重在治污。在点源治理过程中,鸡西投资2450万元,建设沈煤(集团)鸡西盛隆矿业有限公司盛达分公司、龙煤集团鸡西分公司平岗煤矿等16家煤矿矿井水治理工程。完成35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污染防治工程。同时突出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治理重点,投资1.22亿元,建成密山市污水处理厂、鸡东县污水处理厂,新增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3万吨。恒山区、城子河区、滴道区、梨树区和麻山区等5区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投资3100万元,开工建设密山市、梨树区和麻山区3座垃圾填埋场。
与此同时,市环保局还开展了“穆棱河流域重点排污企业检查”、“穆棱河、兴凯湖流域排污口调查”等六项环保专项行动。鸡西还全面实施重点河流“河(段)长”制度,各县(市)区委书记、区长是本辖区河流的河(段)长,对本辖区的水环境质量负总责。由此,穆棱河流域干支流都有了专职“保姆”。
为了让穆棱河兴凯湖流域“变绿”,戴上“生态之冠”,鸡西加大退耕还林、还湿力度,编制兴凯湖流域退耕还林、还湿规划。投资1140万元,完成退耕还林4.87万亩,恢复湿地面积1500亩。
水是一个区域的灵魂,也是生态环境的核心,鸡西的生态文明建设正在从科学治水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