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27日讯 昨天,松花江洪峰抵达主城区。哈市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迅速行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全市一盘棋全力迎战洪峰,23000人驻守坝上除险加固,14000警力沿江巡逻确保市民生命财产安全,1496辆客货车整装待命运输物资转移群众,100名国家级抢险突击队员随时准备奔赴急、难、险、重灾区。
增拨4100万元采购抢险物资
在对原有抗洪抢险物资及时清库核实的同时,市防指又从市长准备金中紧急拨付4100万元,采购发电机组、冲锋舟、救生衣、管涌停等15类应急抢险物资,增加储备;各区、县(市)筹集自备6547万元应急抢险物资。
针对巴彦、木兰、通河和方正等4县堤防的局部险情,昨天哈市紧急调拨40卡车约140万元的编织袋、无纺布等抢险物资连夜送达。
低洼区8000余群众已转移
在地势较低的宾县满井镇江南村车家店屯,102名村民收拾好家当和用品陆续离开自家房屋,或投亲靠友,或转移至政府指定的较高地势学校等地。昨天,哈市宾县、方正、木兰、道外、松北共转移群众1103人。截至昨晚17时,全市共转移沿江11区、县(市)45个村屯群众8725人。
两万大军进入临战状态
目前全市已集结巡堤抢险抗洪大军超过两万人。其中,各区、县(市)组建民兵预备役、水利施工队、机械运输队等各类专业抢险队伍,共计1.8万人。这些抢险队伍均进入临战状态,随时可奔赴抗洪抢险第一线。
与此同时,全市还出动5500余人昼夜不停巡堤查险,以确保堤防安全。为加强巡堤查险和在建工程的巡查值守,哈市对沿江各级堤防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堤查险,对沿江重点堤防、险工弱段实行专业抢险队伍上堤驻守,对沿江在建工程采取项目法人单位重点值守,对沿江渗漏地下室和低洼地带进行细致排查。
沿江110处险情得到控制
为加强对沿江区、县(市)防汛抗洪工作的技术指导,在先期进驻18名现场技术专家的基础上,市防汛指挥部于23日又紧急抽调省、市水利专家20名,组成4个专家组,分别对沿江4区7县(市)抗洪抢险工作进行指导,为当地抗洪抢险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据市防指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达到警戒水位后,哈市通过巡堤查险共发现各类大小险情近110处。目前这些险情在技术专家组的指导下,已处理完毕,险情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