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29日讯 昨日,记者从全市卫生系统救灾防病工作会议上获悉,为规范指导洪涝灾害疾病控制工作,预防和控制灾后疫情的发生,市卫生局制定并开始实施《大庆市洪涝灾害救灾防病技术方案》。
据了解,我市洪涝灾害持续时间长,且处于肠道传染病的易发期,卫生救灾防病形势严峻。对此,市卫生系统成立救灾防病领导小组及7个工作组,制定救灾防病工作方案及7个子方案、12个技术方案,指导救灾防病工作;组建应急队伍,包括培训卫生技术人员、建立医疗救治队和医疗防疫队等;储备应急设备、消毒药品等物资。
经过全面监测和深入排查,目前,灾区还存在因水淹和内涝影响,部分浅水井易受污染,灾民饮水不卫生;部分灾民自我防病意识不强,直接饮用生水和江水,易发生肠道传染病;部分灾民垃圾随意堆放,粪便不及时清理,对居住环境影响较大;县里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不足四个问题。
接下来,市卫生系统将继续严抓卫生防疫工作,重点监测经水或食物、呼吸道和病媒传播的疾病以及人畜共患的疾病,在每个灾民临时居住点建立一个疫情监测点,指定一名疫情报告员,开展疫情见识随访工作,及时进行分析和传染病排查处理,并按要求对传染病症状监测信息及时登记和报告,执行疫情零报告制度;突出抓好重点村屯、安置点防疫工作,确保饮食饮水安全监管、环境卫生处理和健康教育宣传均到位;强化一线医疗救援、居住区医疗救治和巡回医疗服务,加强疾病筛查,做到疾病早发现早治疗;以县里储备为主,市里储备为补充,力争省里储备支持,保证卫生救灾物资供应充足,全面做好应急救治和卫生防病工作,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最大限度地减少水灾造成的损失。